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艾默

解放军二〇二医院

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的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根据与分娩相关出血发生的时间分为两类:产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出血称为早期或原发性产后出血;而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晚期或继发性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80%以上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由于测量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多,临床上对阴道流血量的估计往往偏少,因此产后出血的实际发生率更高。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1病因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类: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导致宫缩乏力的原因有:产程延长及各种难产之后;产妇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合并子宫肌瘤;产妇体质衰弱;过度疲劳;全身急慢性疾病;精神过度紧张;分娩过程中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羊水过多、巨大儿致子宫过度膨胀,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失去弹性等。②胎盘因素:以胎盘滞留最多见,包括胎盘剥离不全,胎盘剥离后滞留、嵌顿、粘连、植入,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另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也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③软产道损伤:包括子宫颈裂伤、会阴阴道严重裂伤等。④凝血功能障碍:为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包括妊娠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以及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妊娠并发症(如羊水栓塞)。

2临床表现

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产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继发出血性休克症状以及感染。症状的轻重视失血量、速度及原来体质和贫血与否而不同。因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差异。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及胎盘因素所致出血者,子宫较大,柔软或轮廓不清,按摩后子宫收缩变硬,停止按摩又变软。若因软产道损伤,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出血者,腹部检查子宫收缩好,硬,轮廓清。胎盘娩出后发生流血,色鲜、量多且有血块时,如为间歇性出血,多为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如为持续性出血,则多为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以量多而不凝为特点。晚期产后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阴道流血可为少量或中量,持续或间断;亦可表现为急剧大量流血,同时有血凝块排出。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或休克。

3护理措施

3.1产后出血的判定

筛查出那些易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早期治疗。①通过询问孕产史、健康史及分娩期状况,了解产妇分娩过程中有无子宫收缩乏力等情况。②通过患者身心状况,评估生命体征,子宫复旧状况,阴道流血的量、速度、颜色,有无血凝块,有无休克的征兆及产妇的心理反应。③根据评估的产后出血量及腹部、软产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3.2急救护理

①嘱产妇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神志变化。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②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③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血凝块等。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对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测量出血量的方法有称重法、容积法等多种。容积法即由有刻度的容器测定出血量;称重法即称出卫生巾、纱布使用前后的重量,算出的结果再按血液比重(1.05)换算成毫升数。④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⑤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如子宫乏力性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腹壁按摩子宫底的具体方法是:助产者一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中部将子宫上推,另一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4指在后壁,均匀、有节奏地按摩宫底,挤出积血和血块。另一方法是腹部一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法,术者一手握拳置于阴道前穹隆,向上方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自腹部按压子宫后壁使子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子宫并持续按摩15分钟,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如为胎盘因素,应协助医生清除子宫内残留的胎盘碎片、血块。软产道裂伤出血,应修补裂伤或结扎破裂血管,还可宫腔内填塞纱条加压止血等。以上处置均无效时,须立即做好手术准备,以挽救产妇生命。

3.3心理护理

耐心听取患者的叙述,给予心理支持。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安全感。教会产妇一些放松疗法:如参与照料婴儿、与婴儿沟通、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医护人员在为产妇诊疗护理过程中,应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及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4预防感染的护理

保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30分钟,每天两次,定期消毒。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使易滋生细菌的培养基减少。保持会阴清洁,聚维酮碘抹洗会阴,每天两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5一般护理

保持产妇充分的休息、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能量、高蛋白质饮食,多食富含铁食物,宜少量多餐。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早期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流出。

3.6健康教育

进行产褥期康复技巧的宣教,指导产妇进行子宫按摩,检查子宫收缩的状况及会阴伤口等的自我护理,告知其有关子宫复旧的过程和恶露的变化、会阴护理的知识及发生产后出血症状须立即就医等。

参考文献:

[1]蔡红伟,黄波.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年16期

[2]邓宁,张丽芳.45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24期

[3]张耘.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2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