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生素对人体的功效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关于维生素对人体的功效综述

魏卿

魏卿(河北维尔康制药有限公司)

摘要:维生素对于人体的生长、体力和健康都不可或缺,但是人体需要从天然食物或营养补品中摄取。目前已发现的有20多种,人体必需的有14种。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等。现对主要维生素的种类、功能以及富含食物作简单介绍。

关键词:维生素功效

1维生素A,属抗干眼病维生素,能促进细胞分化,保护视力,治疗夜盲,防治癌肿。富含食物有肝、蛋黄、牛奶、奶油、金枪鱼、河螃蟹等。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身,有助于预防恶性癌变。富含食物有胡萝卜、西红柿、茴香、菠菜、干辣椒、红心甜薯等。

2维生素D,属抗软骨病维生素,能促进骨骼和牙齿健康发育。富含食物有动物的肝脏、鱼肝油、禽蛋、鱿鱼、鳗鱼、畜奶等。

3维生素E,俗称抗不育维生素,可以改善雌性的生育功能。但值得注意的是,若雄性缺乏维生素E,由于其生精细胞退化而不能再恢复生育功能。富含食物有植物油、青菜、菠菜、蛋黄、豆类等。

4维生素K,亦称凝血维生素,常用来防止新生儿出血症,富含食物有动物的肝脏、蛋黄、牛奶、酸菜、白菜、菜花、菠菜、莴苣、西红柿。

5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病维生素。缺乏时易患坏血病(粘膜出血,牙龈出血、疲劳、贫血),它可促进胶原(皮肤、皮下组织、骨骼、牙齿、细胞间的粘结物)合成,有利于人体生长和伤口愈合。20世纪,有一位极富争议性的科学巨匠——莱纳斯·鲍林。他以令人眩目的科学成就和桀骜不逊的个性傲然于20世纪的科学盛坛,并曾两度问鼎诺贝尔奖。为了向世人证明他关于大剂量维生素C的理论整整奋斗了23年。上世纪70年代,鲍林提出了维生素C优化补充理论:大剂量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疾病的预防。他面对来自医学界的压力,不断努力地尝试、验证并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甚至还身体力行,70岁的他曾有段时间每天服用高达10克剂量的维生素C,经过23年的奋斗,直到93岁临终,他关于维生素C的理论,终于得到科学界的证实,而他的长寿史也被世人津津乐道,他自曝健康长寿秘诀与每日服用高剂量的维生素C分不开。

6维生素B1,俗称抗神经炎维生素。能增进食欲,促进乳汁分泌,治疗酒精中毒和怀孕的神经痛等。富含食物:瘦肉、动物内脏、酵母、麦芽、黄豆、豌豆、花生仁、葵花仔等。缺少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心脏中毒和得脚气病等。

7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可防治口腔溃疡,皮肤炎、阴囊炎,维持眼睛的正常功能。富含食物有动物的肝、肾、鳝鱼、河螃蟹、麦芽、全脂奶粉、酵母、紫菜等。

8维生素B3,(或维生素PP),亦称抗癞皮病维生素。是人体内2种重要酶的主要成分,主要用于神经衰弱、癞皮病、腹泻等疾病的治疗,缺乏时可导致癞皮病。富含食物有肝、肾、酵母、鱼、肉类、蛋类、乳类、谷、麦、豆等的表皮、和大米、花生等。

9维生素B5,俗称泛酸。可促进皮肤,粘膜更新,有利于头发的生长和红血球的生成。富含事物有动物的内脏、脑髓、乳品类、酵母、蛋黄、牛肉、豌豆、卷心菜、全营养大米等。人体缺乏时会胃肠道不适,头发早白和产生皮炎等。

10维生素B6,俗称盐酸吡哆辛。缺乏会引起皮炎、贫血、抽搐、经前综合症(易怒、恶心)以及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富含食物:米糠、酵母、麦麸、肝脏、蛋类、肉类、鱼、蔬菜、核桃、花生等。

11维生素B9,缺乏易发生贫血,脊柱裂,性格改变,易怒。孕妇缺乏维生素B9时会影响胎儿发育。富含食物:酵母、蛋黄、动物肝、茴香、蔬菜、麦麸、红豆等。

12维生素B12,俗称钴胺素。是制造红血球的主要催化剂,缺少时会使造血功能发生障碍而贫血,但在临床中要注意剂量不能乱用。富含食物有动物的肝脏、肾、心、鱼、牡蛎、牛奶。植物缺它会枯萎。人的结肠中有种细菌能源源不断地制造维生素B12。

13维生素H,俗称生物素,缺乏会使人精神疲倦,产生剥脱性皮炎,易发生老年性皮肤病变,体重减轻,肌肉作痛、恶心、厌食,也可见贫血。动物的肝、肾、酵母、菌蕈类、花生、牛奶、蛋黄中含维生素H最丰富。

14维生素P,俗称芦丁。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防止脑溢血等。新鲜蔬菜、豇豆、刺梨、枣、杏、橙皮、柠檬、荞麦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

15维生素U,有“抗溃疡因子”之称,对治疗胃溃疡特别有效,一般含于新鲜的绿色蔬菜中。

16新的称做PQQ的维生素,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4月1日发表了一种新的称做PQQ(pyrroloquinolinequinone)的维生素,据报道,加藤忠史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研究与躁郁循环性疾病相关基因的作用时,意外发现了一种动物和人体细胞内分解赖氨酸不可缺少的酶,这种酶如果不与PQQ结合就难以发挥作用。研究人员根据PQQ和酶结合在一起参与新陈代谢的特性,断定它是一种新的维生素。研究人员从实验鼠的食物中除去PQQ,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鼠出现脱毛现象,雌鼠不仅生育幼鼠数量减少,还忘记履行自己做母亲的“义务”,甚至遗弃幼鼠。截至1948年发现维生素B12为止,总计已鉴定了13种维生素,而本维生素的发现,经历了半个世纪。据理化学研究所精神疾病动态研究组的笠原和起研究员研究表明,PQQ与必须氨基酸赖氨酸的分解有关,是其发挥正常所必须。

现认为PQQ属B族维生素,在绿茶(30ng/ml)、纳豆(61ng/g)、荷兰芹(34ng/g)等中含量较多。目前在维生素制剂中尚未添加PQQ。现化学研究相信,PQQ作为维生素制剂今后会有多种应用前景。

不难看出,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及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维生素需要从食物中获得。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的膳食中,注意食物的科学配比,力求多样化、注意粗、细,荤、素,生、熟结合,克服偏食和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在食物的贮存、运输、加工及烹调过程中,防止维生素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