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赵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论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赵英

赵英

赵英(重庆银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401320)

摘要:在我国,通常把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六个环节,即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对建筑企业而言,企业间的竞争将逐渐由产品质量竞争过渡到价格竞争。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减支增效,将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长期经营战略。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核算经营战略

一、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成本的概念有两大分支:一是以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为基础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企业财务成本;二是根据施工项目管理和决策需要进行核算的成本,称为项目管理成本。

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将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成本目标控制体系

有效的成本管理必须有一个具体、准确的目标控制体系,以该目标体系为依据进行各项成本管理的活动,但现在大多数施工企业仍然没有建立起成本目标控制体系。一方面,把目标成本停留在施工预算上,认为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差额就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建设单位纷纷压低造价,施工企业获利机会越来越小,停留在施工预算上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对于没有企业定额的施工企业,只是把成本控制在施工图预算内就沾沾自喜,这更会使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另一方面,成本预测预控目标过于粗放,没有将成本控制目标具体化,各个层次和各个工种的成本控制目标并不明确,也使项目人员在进行成本控制时无从落实成本目标。

2.缺乏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成本控制缺乏激励机制,职工从事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就无法调动。目前很多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激励机制,项目成本的好坏与项目经济效益脱钩、与管理人员的经济收益脱钩,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赏罚不明,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在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力不足。

3.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缺乏对成本控制的科学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准备,人员、机器设备的安排、调度和衔接等直接对成本控制产生影响。目前很多项目由于缺乏科学的计划组织,施工阶段普遍出现人员窝工、材料浪费、设备闲置等现象,加大了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一些项目前期准备不足,为保证工程进度,匆匆备料,材料进场后不能合理堆放,验收、领用制度不健全,节约、奖惩措施不力,导致材料大量浪费。一些项目经理部对设备配置不作合理分析,希望设备越多越好、越先进越好,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在设备使用中一些单位缺乏维修保养,导致设备完好率差、使用率低,增加了折旧费用和保管费用的支出。

4.管理人员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知识

完善的成本管理组织是现代企业进行现代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特征。搞好成本管理的关键是提高成本管理者的素质。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知识,项目各级成本组织的目标和责任不明确,上下级成本管理组织联系不紧密,下级成本管理组织不能很好地完成上级成本管理组织下达的任务,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也不够默契。

三、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法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并为今后成本核算指标的确立修正打好基础,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2.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无法也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用以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例如:某项目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钢材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计划钢材加工损耗率为1.5%。下面以钢材加工损耗率为成本控制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指标)0.5%1.0%1.5%2.0%2.5%

钢材加工损耗金额(万元)1.534.567.5

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6%-3%036%

在表中: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钢材加工损耗额-计划钢材加工损耗额)/目标成本降低额

可见,钢材加工损耗率对完成项目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并不很大。为此,项目经理可以将实际钢材加工损耗率控制在1.0%到2.0%之间,对钢材损耗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一般性管理即可。

4.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应要求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1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成本核算工作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位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结语

当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其症结在于对成本核算工作的模糊认识和缺乏重视。而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将是建筑企业进入成本竞争时代的竞争利器,也是企业推进成本发展战略的基础。为此,展开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将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燕浅谈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作用及其思考.2006,(05)。

[2]石新武著论现代成本管理模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3]孙三友马荣全于东东编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