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调查分析

杨俊杰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30

摘要: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方法:对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病例调查,对中医证候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B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观察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得出结论。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中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为40.42%,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为27.92%,肝郁脾虚证占17.5%,肝郁肾虚证占9.17%,气阴两虚证占5%,各个证候组间甲状腺最大结节直径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证候组间年龄差异显著,肝郁肾虚组年龄最大,肝郁气滞组则年龄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证候组间病程差异显著,肝郁肾虚组病程最长,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组则较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TSH水平气阴两虚证组较其他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常见的有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肝郁脾虚,重要病机是痰凝、气滞、血淤。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证候;证候要素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及结节,属于中医学里“瘿病”、“瘿瘤”范畴[1-2]。现代医学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并发症难以控制且复发率居高,药物治疗又存在较大争议[3]。中医治疗是临床常用手段,对防治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减慢结节生长速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目前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研究尚少[4]。为了提高中医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水平,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类型分布和规律,本院对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男性21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2-79岁,平均年龄为(51.24±13.26)岁;病程为0.2-48年,平均病程为(5.97±8.06)年。

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心脑血管、血液、内分泌系统、肾脏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②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临近器官的患者。③妊娠、哺乳期妇女。

1.2诊断标准①经甲状腺B超检查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②甲状腺功能,FT3、FT4、TSH等处于正常范围。③行甲状腺核素扫描、针刺细胞活检、ECT等检查排除其他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恶性病变。

1.3中医证候辩证标准

①肝郁气滞证:颈前肿大结节、舌苔薄腻、性格抑郁易躁怒,胸闷太息、脉弦。

②痰瘀互结证:颈前肿块质地较硬、舌有瘀点或瘀斑、舌苔白腻、颈部疼痛憋闷、脉涩。

③肝郁脾虚证:颈前肿大结节、舌苔白腻、胸胁脘腹胀痛、纳呆便溏、性格抑郁易躁怒、神疲乏力、易自汗、脉弦或细。

④肝郁肾虚证:颈前肿大结节、舌瘦红而裂、情绪易躁怒、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或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脉细弱。

⑤气阴两虚证:颈前肿大结节、舌红、怕热汗多或盗汗、口干咽燥、心慌心悸、气短乏力、脉细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中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为40.42%,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为27.92%,肝郁脾虚证占17.5%,肝郁肾虚证占9.17%,气阴两虚证占5%,见表1。

3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及结节,属于中医学里“瘿病”、“瘿瘤”范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分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肝郁肾虚、肝火旺盛、心肝阴虚、气阴两虚等多种证型。根据本院本次研究结果,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为40.42%,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为27.92%,肝郁脾虚证占17.5%,肝郁肾虚证占9.17%,气阴两虚证占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结节性甲状腺肿多发于成年人,青春期、妊娠哺乳期发病率不断下降,且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的情形并不多见,甲亢表现多为气阴两虚证,TSH水平低,因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中肝郁肾虚证和气阴两虚证的所占比例并不大[5]。各个证候组间年龄差异显著,肝郁肾虚组年龄最大,肝郁气滞组则年龄偏小,各个证候组间病程差异显著,,肝郁气滞、痰瘀互结组则较短,有研究显示是因为青年人易情志失调导致肝失疏泄、气滞血瘀从而发病,年老久病导致肾气虚衰从而肝郁肾虚组病程最长[6]。

综上所述,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证候较多,常见的有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肝郁脾虚,构成证候类型的因素较为集中,重要病机是痰凝、气滞、血淤。

参考文献:

[1]姜东旭,张翀,丁洋等.慢性丙型肝炎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3):175-179.

[2]沈忱,张工彧.活血消瘿方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55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528-530.

[3]林勇强,施仙林,朱晓鸣等.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4):606-607.

[4]胡然,胡思荣.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中医治疗[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1):37-39.

[5]吕萌,邓卫芳,朱赫等.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调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7):467-471.

[6]郭晓娜.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作者简历:杨俊杰(1986.1——),男,广东广州人,就职于广州市中医医院,硕士,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