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酰苯类药物的分析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丁酰苯类药物的分析作用

狄万军

狄万军(黑龙江省大庆市油田总医院集团龙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3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81-01

丁酰苯类的化学结构与吩噻嗪类完全不同,但药理作用却相似,为一类强效抗精神病、抗焦虑药。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为D2受体拮抗药。对外周自主神经系统无明显作用,无抗组胺作用,抗肾上腺素作用较弱。有良好的抗兴奋躁动、敌对情绪和攻击行为作用,起效迅速。锥体外系副反应多见。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合用时,可相互增加中枢抑制作用,合并使用时应减量。与苯妥英钠及苯巴比妥合用能降低血药浓度。

1氟哌啶醇

1.1适应证主要用于:①各种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特别适合于急性青春型和伴有敌对情绪及攻击行动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亦可用于对吩噻嗪类治疗无效的其他类型或慢性精神分裂症。②焦虑性神经症。③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Toumtte综合征(TS),小剂量本品治疗有效,能消除不自主的运动,又能减轻和消除伴存的精神症状。④呕吐及顽同性呃逆。

1.2用法和用量①口服:用于精神病:成人开始剂量每次2~4mg,每日2~3次;逐渐增至8~12mg,每日2~3次。一般剂量每日20~30mg。维持治疗每次2~4mg,每日2~3次,儿童及老年人,剂量减半。用于呕吐和焦虑:每日0.5~1.5mg。用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一般剂量每次1~2mg,每日3次。②肌内注射:每次5~10mg,每日2~3次。③静脉注射:10~30mg加入25%葡萄糖液注射液在l~2分钟内缓慢注入,每8小时1次。好转后可改口服。

1.3不良反应①多见锥体外系反应,降低剂量可减轻或消失。长期应用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尚可引起失眠、头痛、口干及消化道症状。②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

1.4药物相互作用①与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合用时,可互相增效,合并使用时应减量。②与氟西汀合用时,可加重锥体外系反应。③与甲基多巴合用时,能加重精神症状,应注意避免。④与抗高血压药合用时,可使血压过度降低。与肾上腺素合用时,可导致血压下降。⑤并用苯巴比妥可使本品血浓度下降。

2氟哌利多

2.1适应证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急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状态。②神经安定镇痛术:利用本药的安定作用及增强镇痛作用之特点,将其与镇痛药芬太尼一起静脉注射,使患者产生一种特殊麻醉状态,用于烧伤大面积换药,各种内镜检查及造影等。③麻醉前给药,具有较好的抗精神紧张、镇吐、抗休克等作用。

2.2用法和用量①治疗精神分裂症:每日10~30mg,分1~2次肌内注射。②神经安定镇痛术:每5mg加芬太尼0.1mg,在2~3分钟内缓慢静脉注射,5~6分钟内如未达一级麻醉状态,可追加半倍至1倍剂量。③麻醉前给药:手术前05小时肌内注射2.5~5mg。

2.3不良反应①锥体外系反应较重且常见,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更易发生,出现明显的扭转痉挛,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及类帕金森病。②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等。③可引起血浆中泌乳素浓度增加,可能有关的症状为:溢乳、男子女性化乳房、月经失调、闭经。④少数患者可能引起抑郁反应。⑤可引起注射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偶见过敏性皮疹。

2.4药物相互作用①本品能增强巴比妥类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与芬太尼的合剂可增强巴比妥类药和麻醉药的呼吸抑制作用。②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引起肌肉强直。与卡麦角林合用,药物作用相互拮抗,治疗效果均降低。③与锂剂合用,可能引起虚弱无力、运动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增加及脑损害。

3三氟哌多

3.1适应证用于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对改善孤独、淡漠、缄默、迟钝、退缩等症状具有较好疗效。

3.2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日2~4mg;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日2.5~10mg,分1~3次用。

3.3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偶见白细胞减少。可见胃肠反应、失眠和暂时性血清谷丙氨基转移酶增高。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肌损伤。

4替米哌隆

4.1适应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控制兴奋躁动、攻击行为等精神运动性兴奋疗效满意,迅速而完全;对孤独、淡漠、缄默、迟钝、退缩等症状有较好疗效。

4.2用法和用量口服,自每日0.5~3mg开始渐增,通常成人每日3~12mg,分次服用。可根据年龄和病情酌情调整剂量。

4.3不良反应①锥体外系症状:帕金森综合征、运动障碍、静坐不能。②神经系统:睡眠障碍、焦虑不安、易激动、困倦、兴奋、躯体摇晃。③消化道:恶心、便秘、口渴、食欲不振。④内分泌:月经异常、泌乳、乳房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3.

[3]范建高,蔡晓波.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问题[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6),589~592.

[4]赵水平.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分型[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