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马春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1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马春荣

马春荣

(吉林省工程技师学院吉林白山134300)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0-0065-0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质疑,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

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和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阮梅合著的《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出版,书中,作者用7年积淀的一个个带血带泪的案例告诉人们:孩子原本没有好坏和对错,之所以出现病态,成人错误的教育是重要原因。

什么是"教育"?《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我们再仔细看看这个"教"字是怎么写的?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文",先教"孝"才学"文"呀!"孝"是什么,孝是人道第一步!那么我们该反省了:孩子有问题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们该拿什么来爱自己的孩子?爱孩子是需要智慧的。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长辈对年轻一代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教育,而且这种教育是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广义家庭教育:指除自己以外的家庭成员对自我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这种教育通常久远,甚至影响一生。

狭义家庭教育:指一个人成年之前,父母或家里的长辈对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古语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指只有家庭好了,国家才会更加繁荣昌盛。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杰出的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二、家庭教育面临的难题

1.过度溺爱

家长如果过于重视满足孩子表面需求,很容易忽视其心理需要。要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陪孩子玩耍是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的,否则会适得其反,同样心智发展也会受影响。所以,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干预孩子的正常生活,也不能过度地宠爱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父母代包代办,影响孩子的自身能力发展。

2.对孩子要求太多

孩子的身心发展自有其规律,需要一定时间。而如今,很多家长忽视这其中的规律,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让孩子学这学那,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父母应该有序地引导孩子,征求孩子意见,而不是超前教育、拔苗助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静待花开。

3.完全让孩子听自己的

因为父母年纪长,阅历深,本身就是长辈,很容易以一种权威、专家的态度教育孩子。父母如果经常用权威性的话语来规范孩子,甚至对他的人生自由进行了限制,那么孩子便会长久感到恐慌,甚至越来越不自信,这都不利于他们心智的成长。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三、如何引导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伦理道德教育是根本,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正确的教育将从这里生起,因为"百善孝为先",孝门一开,百善皆开,别的德行自然就会建立。中华经典当中的《弟子规》就是落实孝道最好的教材,教育应该首先从学习、力行《弟子规》开始。

1、父母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平凡的生活和工作总会给人以启迪,但是我们在身心疲惫和焦虑的境界里,往往忽视了这些启迪和思索,变得非常麻木非常机械,精神世界变得荒芜,我们的心田变得越来越干涸,不会绽开发自心灵深处的甜美的笑容、不会轻易的感动。身体疲于奔命的向着前方跑,心灵却被远远的甩在后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知道向前跑的方向是否正确,不知道这条路是否就是通向我们追求的幸福的驿站!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2、要做到亲师配合,做父母的要积极和老师沟通,互相配合,孩子出门上学前,父母要常叮嘱孩子"到了学校一定要尊敬老师"。只有父母尊师重道,孩子才能更好地在学校学习,进入"孝亲尊师"教育的良性循环。

3、教会孩子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而不是告诉他"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都不用你管"。因为"习劳知感恩",孩子只有亲身参与了家务劳动,才会真正明白父母的辛苦和恩德,才会知道感恩和珍惜。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祈愿所有的父母都能为孩子撑起一片自由发展的天空,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