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市桥梁设计中区域景观空间的意识形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试析城市桥梁设计中区域景观空间的意识形态

苏焰捷

上海金桥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0129

摘要:我国社会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之后,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展,区域景观空间的元素对比性不断增强,桥梁作为一种同时具备交通实用性和视觉观赏性的建筑形式,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障与区域景观空间的协调性;本文以城市空间为基础探讨桥梁设计与区域景观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代社会对桥梁设计的审美逻辑,探讨其意识形态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桥梁设计,区域景观,意识形态,审美逻辑

随着现代化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客观上,需要更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就城市空间的交通功能而言,桥梁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不同交通体系之间的有机链接,将市政道路打造为一个立体化的城市物流系统。同时,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元素”,在一定景观区域内具有“地标性建筑”的价值,融合地形、水文、绿化等建设,从而形成视觉传达较强的景观,由此在桥梁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实用性,还要兼顾其美观性。

1、桥梁设计在区域景观空间的审美逻辑

狭义上的桥梁是一类确保交通通畅的人工建筑,通过一定的物质技术措施来消除空间线路组合元素的影响,如河流、沟壑、地势等。桥梁相对于一般建筑工程而言,主要发挥的是“空间连接”功能而非“空间容纳”功能,具有较突出的空间开放性特征。正是基于桥梁的“空间连接”功能,赋予其实用与美观坚固的要求。桥梁所连接的不仅仅是道路设施,同时也包括一定景观空间中的自然因素、人工因素,形成交相辉映的美感。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桥梁设计视为技术美和艺术美的融合意识形态,其中除了土木工程、机械材料等物质性元素之外,还要考虑生态学、美学等艺术范畴的要素。

客观上,城市桥梁设计又提出了进一步的限制条件,以城市空间中人文、自然的固有环境为基础,既要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形式美学、空间构造、材料肌理和使用功能的需求,还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理念保持同步,从而增强城市桥梁的符号象征意义。例如,人们提到“卢浦大桥”就能够联系到上海这座城市,提到“断桥”就能够联想到西湖的美景。由此可见,桥梁在一定景观空间中是具有代表性价值的,其自身与外界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在设计过程中,桥梁的外形、颜色、名称寓意等,都应该与景观空间属性保持对称,这也是桥梁设计在区域景观空间中的基本审美逻辑。

2、桥梁设计在区域景观空间的意识形态

2.1桥梁设计在区域景观空间的意识形态偏差

中国传统桥梁建筑的设计风格中,容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精神,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桥梁的建筑价值、交通价值,广为现代桥梁设计理念所诟病。基于此,中国现代桥梁设计中大量借鉴西方工业思维,在城市空间中特别重视交通系统子集的有效整合,“桥梁”在空间中的景观意识被认为的忽略了,由此也削弱了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这是一个严重的偏差。

目前,国际上桥梁的景观设计已经广泛认同,并将其视为城市精神的重要表现载体,在方案评选中,是否具有景观观赏性这一标准,甚至远远超过技术指标。而当前国内的桥梁设计中,仍然存在“重结构、轻修饰”的认知偏差,桥梁艺术美学的设计新理念意识更应被提倡,尤其是在景观性城市桥梁的设计意识中。

2.2桥梁设计在区域景观空间的意识形态修正

第一,依据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从景观设计学理论入手,人工建筑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于尊重自然,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在桥梁建筑的相关物质技术标准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法律法规。“十三五”作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城市空间也进一步扩大,桥梁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撑部分,必须保障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的遵循,才能为城市空间保留完整的生态样本,避免人工活动过分的侵害自然资源。这其中,区域景观空间的意识形态尤为重要,场地与桥梁设计对象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地域性景观设计更多地关注场地与邻界场地及周边场界线可触及到的范围内的景观兼容问题。

第二,依据大众审美的符号化习惯。所谓“符号化”在视觉传达理念中,表示一种视觉阅读优化,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具象性,能够通过简答的形象来表达深刻的内涵。同时,基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提出的“能指与所指”观点,人类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中,需要依据人工环境、自然场地以及建造材料、结构与技术的综合信息,并依据特定景观空间中的建构符号元素为基础,实施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文本编码与解码。

第三,依据景观性设计语义。桥梁本身就是一种景观,其设计语义的表达重点,在于阐述桥梁作为一种建筑美学形式,与周边环境之间的融合性(包括重组、再造、简化等),能够达到整体区域景观空间的最优化。在城市空间中,桥梁往往是一种视觉标志性的存在,它能够对一些城市空间原本混乱的元素实现重新排列,从而达到意识形态修正的目的。

3、结束语

整体而言,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桥梁在城市空间中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保障交通系统运行,还需要结合景观空间特征进行意识形态重塑,使其在城市有限的空间资源中发挥更大的艺术价值。尤其十八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这为桥梁设计在区域景观空间中的正确意识形态表现提供了方向,通过人文景观、社会景观、自然景观三者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发挥桥梁在城市区域景观空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齐伟杰.城市桥梁的景观设计现状和发展[J].交通世界,2017(14):100-101+107.

[2]袁光宇.中国风格的当代桥梁设计[J].武汉勘察设计,2017(01):53-61.

[3]杨亮.浅谈桥梁设计美学思想[J].四川水泥,2016(11):68.

[4]张丽.现代桥梁工程中景观设计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6(0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