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

薛超军(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分局长水河农场医院16400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

薛超军(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分局长水河农场医院164007)

【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071-02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论明确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中应遵循“救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认清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挽救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生命成功的关键;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行非手术治疗,但应在严密监测过程中,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一旦病情出现恶化,立即手术治疗。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治疗

尽管脾脏位于左上腹深处,受胸廓、腹肌及背部保护,脾破裂85%以上仍是由于外伤引起,占腹部外伤的20%~40%,脾破裂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脾破裂、自发性脾破裂及医源性脾破裂。

(一)非手术治疗

术中所见脾破裂,80%裂口处已积满血凝块,无活动性出血,血压下降后,流经脾脏血液量减少,脾脏不同程度收缩,而且脾破裂后,脾伤口周围短时间内会积聚大量的血液和血凝块,使脾裂口受到一定压迫,对继续出血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因此,部分脾破裂患者,经过一系列止血、抗休克治疗可以治愈,成功率可达15%~18%。但由于非手术治疗存在下列缺点:①非手术疗法使患者失去剖腹探查的机会,不能及时处理合并损伤。②大量输血带来的问题,如丙型肝炎等。③迟发性出血。因此,非手术疗法应慎重选择。

(二)手术疗法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及时止血。

1.保留性脾手术

早期由于对脾脏功能的认识不足,对于脾破裂等脾脏手术,几乎均采用脾切除,随着对脾脏功能及脾切除后对机体的影响,尽量保留脾脏的手术也日益引起重视。

通过对脾脏解剖生理深入研究及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对于裂口小、损伤脾实质较浅、渗血或出血不多者,可经手术缝合获得治愈。儿童的脾组织内纤维结蒂组织成分相对较多,缝合修补更为安全,由于脾脏组织内有大量的血窦和血管内皮细胞,使残留脾及脾碎片容易成活,利于做自体脾组织片移植,当然,保脾手术的实施也应慎重考虑:①年龄越小越优先选择保留性手术,因为小儿切脾后对感染有较高的易感性,尤其是血液病患儿,小儿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不发达,切脾后的代偿功能不完善。②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基础上采用保留性脾手术。③必须根据疾病的性质灵活掌握和选择某一保脾手术。④保留性脾手术后要注意严密观察和随访。

(1)局部黏合剂的应用,主要用于I级脾损伤,也可用于脾修补术后局部轻度渗血。

(2)局部凝固止血,可用透热法、激光、高热空气等,以造成外伤表面凝固坏死来止血。

(3)脾缝合或修补术,主要用于I~Ⅲ级脾外伤,无腹腔严重感染及危及生命的合并伤需紧及处理者。

(4)可吸收网罩的应用,适用于脾包膜大面积撕裂或实质较深的破裂,即用可吸收网罩包裹损伤脾脏压迫止血。

(5)部分脾切除,又称不规则脾切除,适用于Ⅲ级脾破裂。损伤较局限,但无法修补或修补失败者。

(6)脾切除后自体移植。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后,为保存脾脏的免疫功能,可行脾移植,常用腹腔内种植和躯体种植两种方法,最佳部位是大网膜、脾床或腹膜褶。如患者病情严重,腹腔已严重污染、病理性脾破裂等则不宜行脾移植。

2.脾切除术

适合于以下一些疾病。

(1)严重的脾破裂。

(2)脾本身疾病,如脾肿瘤等。

(3)脾功能亢进。

(4)充血性脾大。

(5)作为肿瘤根治的一部分。

(6)其他。

单纯脾破裂无空腔脏器损伤者,腹腔出血可回输,但如出血在48小时以上且有中度发热,则不宜回输,脾破裂病人的预后取决于脾脏损伤的程度、诊断早晚和出血速度、失血量的多少、合并伤的轻重。

参考文献

[1]黄莛庭.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黄韬,仇登波.现代腹部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