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新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新工艺

静宝吉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401项目部技术部北京市101601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采取新的施工工艺技术应用于钢骨架轻型板安装中,并与常规吊装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新工艺优势和局限性。

关键词: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方法;施工措施

前言

钢骨架轻型板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板材,具有轻质、承重、节能、防火、隔声、泄爆、抗震等功能于一体,既保持了传统钢筋混凝土构件安全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又满足了现代建筑对轻质、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轨道交通、输煤栈桥、公共民用等建筑围护屋面、楼面、墙面。钢骨架轻型板的安装常规采取的方法是通过使用起重机械进行吊装,人工配合进行就位,然后进行焊接固定。这种安装方法受不利天气影响较大,吊装就位需人工控制,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起重机械租赁费用,在安装安全性和经济型上都不理想。正因为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寻求一种更安全、更经济的新工艺显得尤为必要。下面,我将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来进一步介绍一种安全、经济的新型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技术。

1.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新工艺工程实例

某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厂房标高5.0m以上外墙1-18/A-E轴南北侧外墙为120mm厚钢骨架轻型板,1/A-E轴、18/A-E轴东西侧外墙为100mm厚钢骨架轻型板,钢骨架轻型板主肋为:C200*75*20*3.0,端肋为C100*50*20*2.5,加强肋为L30X4,加强肋间距为1500,板自重标准值为0.80KN/㎡。由于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时间处在夏初,大风、暴雨等不利天气因素会严重钢骨架轻型板的吊装;在保证安装工作安全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工期的要求成为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

为满足钢骨架轻型板新型施工工艺的需要,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本工程结构为框架结构,钢骨架轻型板作为围护结构安装于框架柱与框架梁中,安装钢骨架轻型板之前须对现场外脚手架连墙件进行整改,以保证钢骨架轻型板垂直向上运输时不受到阻碍,同时也须调整外脚手架小横杆与框架柱外表面的净距离以满足钢骨架轻型板安装要求。现场外脚手架及内操作架已调整整改完毕,整改措施如下:

1)调整外脚手架小横杆与框架柱净距离为400mm,便于钢骨架轻型板垂直向上运输时有足够间距且不与架体发生碰撞。

2)原内外架体连接抱柱处须做如下调整,采用Φ16螺杆从结构框架柱原预留穿墙螺杆孔洞处穿出,采用山型件及螺母与内外架体横杆固定,螺杆出框架柱处,采用木方(50mm*100mm)穿入螺杆后在用山型件及螺母进行固定,保证稳定性。(详见附图)。

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以后,然后进行钢骨架轻型板安装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墙面板安装顺序为先安装工程北侧墙面,再安装工程东侧墙面,再安装工程西侧墙面,最后安装工程南侧墙面。安装时,先在屋面女儿墙和外架处对电动葫芦进行固定,然后开始对墙面板进行吊装,具体吊装措施如下:

1)对北侧、南侧外脚手架中部一层进行局部整改开洞,用于钢骨架轻型板通过小车运输至外架与结构之间的空隙(东西侧开洞考虑在外架一层东北角和西北角)。

2)对外架一层底部增加一道水平横杆,水平横杆严格抄平安装。水平横杆上铺设连续工字钢作为运输钢骨架轻型板小车的轨道。同时根据墙面板高度在轨道上部钢骨架轻型板中部位置设置一道水平钢管,钢管上焊接双滚轮(滚轮间距小于钢骨架轻型板的长度),以保证钢骨架轻型板能够在外架与结构缝隙水平运输过程中顺畅且不倾倒。

3)因部分钢骨架轻型板尺寸较大,自重较大,为便于小车运输钢骨架轻型板可在外架端头处增设两台卷扬机,卷扬机与小车之间依靠钢丝绳连接。

4)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用叉车将钢骨架轻型板运送至小车内,小车沿固定工字钢轨道拉至须安装的部位正下方后(施工时可在工字钢轨道上做出相应标识,保证小车运输的钢骨架轻型板能够一次运输到位),将电动葫芦的钢丝绳吊钩与钢骨架轻型板上预留吊孔固定牢固后。然后启动电动葫芦将墙面板垂直向上运输至须安装部位,工人配合轻推至墙面支托角钢上,焊接牢固。(墙面板垂直向上运输时须注意,应分别在外架与结构上固定滚轮,以防止钢骨架轻型板垂直向上运输时磕碰结构或外架)。

然后进行板材的固定,吊装时,钢骨架轻型板按照安装线一次放好部位,并将板缝调整至允许偏差范围内,板缝宽度偏差不得大于1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20mm。主肋与主体结构上预埋件焊接牢固,支撑处如有空隙,用铁片垫塞后,再用焊接来固定,焊缝长度不小于60mm,焊缝高度为4mm,并应保证三点焊接。

2.常规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方法介绍

采用常规起重工具进行安装,在板材固定方式和板缝处理上与新工艺施工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常规方法采用起重机械将吊带捆在板材的适当位置,用卡环销紧;吊运到相应的安装位置,安装顺序如下:将板吊至支托位置→用撬棍慢慢移动撬入→依据外墙边线,用水平尺调整平整度和垂直度→点焊固定一个点,再进行垂直和水平调整→点焊两个角,松开吊带→临时加固墙面板→继续吊装相邻跨度的墙面板→对临时加固的墙面板四角焊接固定,补焊焊点→临时加固横杆拆除→对焊点部位刷防锈漆→清理残渣。

3.本工程采取的安装方法与常规安装方法对比分析

通过上面的两种安装方法介绍,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这种新型轨道式小车提升安装方法的优势。

从安装作业安全方面分析,采用常规汽车吊吊装钢骨架轻型板,单块吊装时必须配备活扣揽风绳,否则吊板过程中可能会与外脚手架的碰撞;因板块上吊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旋转,容易触发事故。而采用上述轨道小车运输板材,电动葫芦垂直提升板材的方法,吊装时能够有效避免板材与架体碰撞,且受到大风、雨雪等不利环境因素影响较小。

从施工成本方面分析,采用常规吊装钢骨架轻型板,需完全依赖起重机械,由此产生大量的台班费用;同时,这种安装方法完全依赖人工配合就位,由此也会产生较多的人工费用,不利施工成本的控制和节约。而采用上述轨道小车运输板材,只需花费一定的人工来增加滑轮设施,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机械台班,节省了大量开支,有利于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从施工便捷方面分析,常规方法以汽车吊为安装机械,对场内地面要求较高,配料要求低,堆场占地大,二次搬运贯穿整个钢骨架轻型板安装工作。在遇到脚手架横杆或者立杆与吊臂可能产生碰撞的部位,还需将脚手架横杆或者立杆拆除,待板材安装完毕后再对拆除的脚手架横杆和立杆进行二次安装。而采用上述轨道小车运输板材,板材垂直向上提升,通过滑轮来避免与外架体冲突,施工相对简便。

从施工进度方面分析,常规方法遇到大风、下雨等天气为保证作业安全无法进行安装,对天气状况要求较高;同时,汽车吊吊装板材就位相对不便,吊装耗时较长,总体上,不利于节省工期。而采用上述轨道小车安装板材,板材在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均有防倾倒和防止与外架碰撞措施,受到天气因素影响较小;通过在轨道上将板材需要安装位置测设出来,板材垂直向上提升,板材就位偏差小,安装耗时较少,从而尽快了板材安装进度。

4.结束语

本工程施工场地条件差,堆场有限,施工工期紧,传统安装方法无法照搬硬套。结合本工程自身情况,集思广益。通过现场试验及理论计算,确保新方法的安全性,可操作性。轨道式小车的采用,使本工程钢骨架轻型板的工期要求及施工难度均得到了降低。同时,汽车吊使用台班较少,经济、环保等绿色施工理念与本方法得到了有机融合。但是,轨道小车运输板材,电动葫芦垂直提升板材的方法需要对外脚手架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满足安装要求。外脚手架搭设之前,技术人员应充分考虑日后钢骨架轻型板的安装,以免造成外脚手架调整的过多投入。

参考文献:

[1]李强,钢骨架轻型板施工技术,山西建筑,2012年4月,第38卷第10期:1-2页

[2]09CJ20/09CG12,钢骨架轻型板

[3]曾宇皓钢骨架轻型板安装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