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霍洪斌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经济开发区留村学区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清晰化、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1以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老师的知识结构、学校的环境、学生的生活环境等因素虽然都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影响最深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小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包括求知欲望和积极的程度,即学生在学习时心情如何。信息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在视觉上改变的人们的生活,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则可以通过独有的丰富色彩和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的应用,是把灵动的图像所代表的数学知识,以视觉效果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对于小学生而言,图像可以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也便于记忆。一般数学课堂教学,都是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结合口头讲解,这样令小学数学教学缺少了灵活感,画面相对是静止的,很难让学生的大脑可以灵活的思考。很多学生在幼年期,最喜欢的是动画片,其中一个原因是画面比较充实和多变,很多生活中不会出现的夸张、有趣的画面都可以在动画中出现,他们在观看动画时心情是愉悦的,自然就很想以后时常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那么用学生熟悉的图像技术结合数学知识,就可以令其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很多数学题都会涉及到动物,如:农场里动物的数量,猪牛鸡鸭有多少只腿等等,经过多媒体的视觉效果处理,可以令学生第一时间的看到图像般的数学知识,而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以此慢慢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

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中,有些知识看似简单,但是要讲解清楚却不容易,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却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化静为动,实现动静结合,使静态内容动态化。可以生动形象的呈现出图形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知识形成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只有全面掌握了知识重点,并突破了难点,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是如何形成知识内容时,针对这种本源性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这时笔者利用课件制作将长方形异面垂直平移,并保留平移轨迹,形成了长方体,展示了长方形与长方体间关系。通过动态教学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化,还有助于学生后面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为后面的数学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再如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这样推导,先将圆平均分8份或16分,将其展开拼合出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启发学生再细分下去,直到启发学生可以自主说出再细分就将成为一个接近完整平行四边形,但事实上很多学生看到的底边不是直线,在老师启发下才顺从的回答再细分就成直线了。针对这个知识点,如果运用信息技术中超级画板,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氛围32、48、64份,细分的份数更多,再展开拼出平行四边形,圆面积公式推导更加的一目了然,这样学生的记忆才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并且短时记忆也可以转变为长时记忆。

3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科整合渗透数学美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时,正逢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发行。我抓住这一契机,利用这一热点新闻通过视频转播“福娃”宣传片导入,画面最后定格在五个“福娃”身上,同学们一下子就喊出了“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呢呢”五个“福娃”的名字,教师相机引导交谈,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然后我又让学生欣赏判断世界各国的国旗,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知识面,又通过设计的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进行开放性的训练,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来学习新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想更加体现数学生活化,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藏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又精心设计了一组图画让学生欣赏,通过欣赏中国的建筑、中国的民间艺术品如剪纸、京剧脸谱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对称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这节数学课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受到了美的教育。

4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课堂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例如,教学五年级“数学活动课”一节时,播放师生游“三星堆博物馆”的情景。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有980人,教师38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20元,学生票每张8元,3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5元。问:请你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例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让学生模拟人们排队买票的情景,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动的场景,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学生加深了对基数与序数的认识,学会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