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化学兴趣,提升课堂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激发化学兴趣,提升课堂效益

李桂菊

李桂菊山东省寿光市营里二实小262708

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能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开始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一、充分利用第一堂化学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总是存在好奇心,此时教师就可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化学现象为突破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取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白纸挂在黑板上,然后把一种无色溶液喷到白纸上面,马上出现一行十分醒目的红字:“欢迎同学们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学生的好奇心被引发出来,学习积极性也充分被调动起来,此时教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答案就在化学课本中。”此外教师还要精心设置课堂提问,比如:“什么是化学?”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课,学生们不能回答,即使回答也不可能回答得很正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大胆地通过实例来强化课堂效果,可以通过实验、通过动态的课堂问答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恰当地设置“问题”,在学生面前不断地提出他们暂时还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用有趣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化学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化学的情感。

教师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第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还要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化学课的理解,与此同时要通过实验课来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精神,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第一节实验课时可以先抛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课后可以让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钻研、去探究,使他们在探究中获得了知识,而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化学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组织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如:在讲爱护水资源一课后,让学生调查、了解生活周围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有哪些水的污染源,并通过讨论提出节约水的可行性建议。还有,在讲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课后,让学生调查我市汽车、工厂和家庭等使用的不同燃料的性能、价格、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进而能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优势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好知识、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就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我班有名同学对化学情有独钟,甚至上语文课、英语课都在学化学,他的理想就是要成为拉瓦锡第二。针对他的爱好,我反复与他谈心,使他认识到成为一名化学家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修养,还要有全面的知识。根据他的爱好,我特意委托他在班内组织一个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他任组长。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全班同学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他本人的各科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兴趣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学好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