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基于PBL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我见

张韶玉

关键词:信息技术;PBL教学模式;情境创设;教学设计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问题式学习,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基础,强调激发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初中教育阶段的辅助学科,主要为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该课程通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教师也不愿意花过多时间去设计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将PBL教学方式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基于PBL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流程

PBL教学模式以探究性问题为基础,问题可以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通过此种方式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陌生感。该教学模式共有五个教学流程:1.根据教学内容,创建可参与的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示问题;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形成初步的解决思路,促使学生联系新旧知识;3.带领学生深入剖析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4.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探究问题;5.落实教学评价,利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PBL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

基于PBL,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以“PowerPoint(PPT)”为例,从备课、课堂导入、问题探究等环节入手,全面分析PBL教学模式的应用途径。

1.制定科学教学目标,做好备课准备

PPT教学主要针对初中学生,其具备活泼、好奇心强等多种特性,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特性,通过PBL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但通常都集中在“看视频”“打游戏”等方面,为提升学生PPT制作能力,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即学生能够自如地使用PPT,将图片、声音等方式融入PPT中,增加PPT的艺术性。

2.PBL教学设计

PBL教学设计需按照上文所提到的五个步骤进行,通常可将(2)、(3)步骤合并,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方面:

(1)通过创设实用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设计以下“PPT”教学情境:以学生最喜爱的明星为例,用PPT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该明星的“电视剧”“写真”,再引出本堂课首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介绍方式用的是哪种软件么?”,当学生回答出“PPT”的答案后,提出探究性问题:“如何用PPT制作你最喜爱教师的简介?”教师在设置探究问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进而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介绍问题,形成初步解决方案

教师应通过简单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探究性问题。从色调、模板、风格、图像等方面明确PPT的制作要求。在正式探究开始前,教师应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识,分析探究问题可能用到的知识,如裁剪图片、转换MP3形式等,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身想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以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3)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探究问题

小组合作是PBL教学模式中最为核心的环节,直接关系着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个性特征和教学目标,将学生划分成平均的探究性小组,重新摆出“如何用PPT制作你最喜爱教师的简介?”的教学问题,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小组中多数人都喜欢的教师,并合理分配任务,包括收集教师资料、整理图片、视频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注意学生PPT技巧的运用情况,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4)落实问题教学评价,总结问题

落实问题教学评价,是PBL教学模式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间,让学习小组分享问题探究成果。首先,小组成员展示“PPT”,其他学生有2-3个提问的机会,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提升PBL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鼓励表扬学生,对于参与积极的学生,应及时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学生好胜心,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PBL教学方式运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也可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首先,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探讨问题,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获取问题灵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研究、总结问题;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PBL教学活动时,教师须特别关注同学的参与情况,引导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知识,进行加工后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妙珍.基于问题学习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A4)..

[2]邓倩.浅论PBL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以苏教版初中物理、生物教材为例[J].科学导报,2015(5).

[3]吕娜,韩菲.“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4(6).

[4]覃思.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新模式构建——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5(23).

[5]孙金珠.实施PBL课程的经验与感想——以《穿越莲花时空池》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7).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经发中学7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