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李扬蒋伏坤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发展迅速,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崛起对浙江省经济结构的改善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及特点,并探讨在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析建议

一、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一)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稳定

2013-2017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在一直上升,但是增长却在波动中下降。如表1-1所示,从2013年至2017年来看,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从970.4亿人民币增长到1263.1亿人民币。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浙江省出口总值也一直缓慢增长,由2013年的4.44%提高到2017年的4.93%。在2015年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许多高新技术行业开始尝试借助跨境电商这一种销售模式,进入国际市场,使得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高达9.8%。我们在看到2014、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在最近两年2016、2017年两年,高新技术产品增速也开始放缓。

(二)产品出口结构集中

根据科技部与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确定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目录,高新技术产品包括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科技技术和其他共九大领域。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集中的主要领域在生命科学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光电技术,电子技术这四大领域。这四大领域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总出口额大约为90%左右,到了2016年,略有下降,为85%左右。

二、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内部问题

(一)发明专利数量少

专利的产出是度量R&D投资的一个关键的数据,专利中的发明专利更是代表了最高的经济价值。由表2-1可知,我国的专利数量虽然在增长,但是一直不是很高。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数占比更是低,其占总专利数的比例常年来只有百分之11%到13%,其余两类专利却占据了总体专利量的85%以上。

(二)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低

目前我省尽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数量一直增加,但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大部分是中低端产品和贴牌产出,缺少核心科技和本土自主品牌,技术附加值不高。在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各类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2010年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7.3%,加工贸易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也说明了我国出口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仅仅是其他国家的代加工产品,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效果。

(三)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

高新技术产业依赖技术优势研发出关键产品进入到产品引入期。此时,处于引入期的企业的竞争很小,但是他们所面对的用户是那些对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特别兴趣的人,此类人占总数比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此时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还并不完全,很多技术后续才会添加,售后服务等也面临较大的困难。然而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说,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先开发出产品的企业的产品,因为在领头企业开始打开市场时,别的企业还没有进入甚至没有了解这个市场。

三、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问题

(一)国内环境问题

1.财政支持体系不全面

虽然浙江省一直在推进“科技兴贸”,可浙江省的财政支持体系不是很完善。例如当前政府对于银行、保险和企业三者的关系没有理顺,例如对本省大型机电设备等高技术产品出口并未实施优惠的出口信贷政策,对于某些具有实力和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获得进出口经营权,这对这些企业来说并没有很好的发展推动。尤其是缺乏较大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没有完善的财政支持体系可能会让它们畏手畏脚,发展受阻。

2.国家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高新技术贸易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海关监管体系,由于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导致海关在加工贸易监管上的权力与责任不够,现代海关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并未引入,未来还可以实行更加便捷、高效、严密的管理。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来说,我们尚未放开袖子全力开放,还没有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机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

(二)国外环境问题

1.汇率的波动

汇率的波动不仅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大量的影响,对外贸出口更是带来了各种干扰。浙江省是一个出口的大省,外贸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受到汇率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在人民币升值时,对于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比重较大的中间产品来说,其附加值较低,在人民币升值时仅存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国际竞争力降低。

2.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随着关税壁垒的日益降低,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断地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提高市场门槛。各国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和动植物的生命安全为由,对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消费等制定了各种各样的严格的技术法规、指标,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尤其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来说,遭受的制约很多,更难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由表3-1可知,从2013年至2016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上涨迅速,2016年在国际市场上占比是2013年的2.2倍。由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的结构,所以其更加会受到国外的非关税壁垒的举措的影响。

四、促进浙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内部企业举措

1.制定出企业自主创新战略

浙江企业在面对日渐激烈的高新技术市场时,不仅要确定自身未来的发展战略,更要学会审时度势,在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确立自己企业的优势,建立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战略。其实自主创新战略应该属于一类以权力保护为重要内容的整体战略,包括科技创新、保护企业自身、管理策略以及人才培养这四大方面。其中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战略的重中之重。

2.树立“转化科研成果”的经营观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高新技术产品这一类发展迅速的产品,科技的研究优势往往代表着产品的附加值优势,只有产品的科技成果含量大,也就是附加值大,产品到终端市场卖给消费者时,消费者才能认可该产品的价格,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加高额的利润。

3.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

面对前面所诉的难以开拓新市场的现状,我国部分学者也做了不少的研究。首先当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时,极少数的企业不可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针对当前发展很好的企业没有侧重的用户进行市场竞争,同时保证自己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争取创造与该产品的竞争,让这种用户有一种比较哪个产品适合他。这样能够抢占一部分市场。

作者简介:李扬(1997.10—),男,浙江永康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二作者:蒋伏坤(1996.11—),男,江苏南京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商学分院,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