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贺月园

(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检验的3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甲组;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乙组。对这35例健康者与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检验,观察并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经过检验后,甲组健康者的AST值、TBIL值、ALB值、CRP值、ACE值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甲组健康者的A/G比值高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疾病进行生化检验项目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患有该疾病,以及观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利于患者及时治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关键词】生化检验项目;诊断;肝硬化疾病;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080-02

肝硬化是由病毒性肝炎、代谢障碍、胆汁淤积等因素导致人体的肝脏逐渐变形,变硬,最终发展变为肝硬化疾病[1]。该疾病的病程较长,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常会发生黄疸、腹胀、蜘蛛痣、疲倦乏力、肝掌、上消化道出血、贫血、脾大、胸腔积液等临床症状,若是患者在发病初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则随着其病情的加剧可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发生死亡[2-3]。所以,要想提高肝硬化疾病的治疗,早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2016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者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化指标检验。经研究分析得出,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验,能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患有该疾病,检验结果较为准确,现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探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有肝硬化疾病的35例患者,以及在我院进行检验的35例健康者,将健康者作为甲组,将患者作为乙组。所有受检者均无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情况发生,且知晓该项研究并签署了意见同意书。其中甲组健康者中男女比例为19:16;年龄最小为27岁,年龄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57.85±3.17)岁。乙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8:17;年龄最小为26岁,年龄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57.16±3.21)岁。对比甲组与乙组受检者的基本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进一步分析。

1.2检验方法

对甲组与乙组受检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告知所有受检者要在空腹体检下进行采血,并于第二日清晨进行。静脉采血共5ml,以此作为标本。采集完成后,将血样放置在抗凝管中,并送检。检验时,使用离心设备对血样进行分离,设备的转速为3000r/min,时间为3min。检测受检者血样中的AST、TBIL、ALB、A/G、CRP、ACE指标,并做相应记录。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甲组与乙组的生化指标,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C反应蛋白(CRP)、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这六个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x-±s)表示,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乙组患者的AST值、TBIL值、ALB值、CRP值、ACE值均比甲组健康者的高,且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A/G比值比甲组健康者的低,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可由一种病因或者是多种病因引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肝硬化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攀升的趋势,提高该疾病的诊断率有利于患者及时发现、及早治疗[4]。而采用何种检验方法才能提高肝硬化的诊断率,一直是医学专家所关注的焦点[5]。本次研究为了快速检验出患者是否患有肝硬化疾病,将在我院进行检查的35例健康者与3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受检者进行生化指标检验。其中AST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当AST值偏高时,可知患者的肝脏受损越严重;TBIL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二者的总和,用以反应患者的肝脏的排泄分泌、解毒功能,该指标的数值增高,可知人体的肝功能变差;ALB主要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的,当该指标的数值增高,可知患者的肝脏疾病损伤程度越高;A/G数值偏低,可知患者的肝脏合成下降;CRP、ACE数值偏高,可知患者的肝脏组织损伤越严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生化项目检验,不仅能够快速检验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还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患者治疗缩短了时间,临床诊断的价值较高,应予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晓雯.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3,8(19):133-134.

[2]陈静伟,刘文超,李晓阳.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33-35.

[3]吴连杰,韩丽娟.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及价值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12(03):123-125.

[4]张德丽.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国医药指南,2015,13(01):120-121.

[5]吴彬.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价值探讨[J].医学信息,2014,8(33):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