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陈慧

陈慧(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中医医院415600)

摘要:目的探索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我院急性脑梗塞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治疗后7天NIHSS评分(10.85±1.85)分、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8.16±1.41)分、总有效率(98.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阿司匹林;丁苯酞软胶囊;急性脑梗塞;疗效

脑梗塞主要是由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软化坏死,是导致患者死亡、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之为缺血性脑卒中,干预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性[1]。早期临床上常实施阿司匹林治疗,其虽能够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但整体疗效不佳,对此部分学者提议实施联合丁苯酞治疗,其能够改善全脑缺血后脑的能量代谢,保护线粒体功能,缩小局灶性脑缺血后的梗死灶,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等疗效[2]。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治疗方式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采用信封随机化分组模式,即两组(各有50例),均在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收治。入选标准:(1)患者均无心源性栓塞疾病;(2)患者均无心房颤动现象;(3)患者均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现象;(4)患者均无用药过敏史;(5)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

观察组患者中2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8.46±3.22)岁,平均病程(18.54±3.26)个月,合并症:16例患者合并高血脂,20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对照组患者中28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平均年龄(68.52±3.19)岁,平均病程(18.96±3.15)个月,合并症:15例患者合并高血脂,22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加强抗血小板、血脂、血压、调控血糖等综合治疗。同时均连续治疗14天(一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100)治疗,每日一次,每次静脉滴注20ml。

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阿司匹林(呼伦贝尔康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766)治疗方式:每日一次,每次口服100mg;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治疗方式:每日三次,每次口服200mg。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IHSS评分、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脑梗塞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具有病情重、发病急骤、预后差等特点,早期可因为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坏死,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此时干预不及时,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可造成不可逆损害,产生严重后遗症,对此还需加强用药治疗[3]。

阿司匹林目前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血栓形成、缺血性心脏病、心肺梗塞、心绞痛等,不仅能够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阻止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生成,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不可逆性,发挥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抗风湿、镇痛、解热等功效,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中,还能够促进神经细胞修复,保护神经细胞,清除自由基,降低全血黏度[4~5]。丁苯酞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能量代谢,增加脑部缺血区的血流量,属于新型胶囊药物,用于治疗中,还能够缓解脑部缺血、缺氧,促进中枢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管阻力,缩小梗死面积,保护细胞结构完整性[6~7]。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联合药物治疗能够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血流流速,缓解痉挛,软化血管,改善异常血液流变学,调节脂代谢,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中,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提高脑缺血耐受,保护线粒体,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细胞内钙和花生四烯酸浓度[8~10]。

总而言之,阿司匹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具有合理性、安全性、价格低廉等优势,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中作用性较强。

参考文献

[1]陈彦菊.丁苯酞软胶囊、依达拉奉、拜阿司匹林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进展性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9):3054-3056.

[2]王彩红,栾松,王晶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3(9):519-520.

[3]王金松.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7(28):103.

[4]杨慧,马德库,陈凤慧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4,22(15):2327-2328,2329.

[5]李霜梅,蔡娟,石小晶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7):2753-2755.

[6]王晓霞.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联用于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探究[J].医药前沿,2017,7(25):94.

[7]李晓雯,贺海峰,王永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用于临床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2):10252-10253.

[8]程奎山,戴益斌,谢军朋等.脑梗塞再灌注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变化及丁苯酞的干预作用[J].海南医学,2016,27(19):3102-3104.

[9]张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达拉奉联用于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4):6696.

[10]韩冰,薛冰,纪红玉等.丁苯酞软胶囊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280-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