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欣赏教学因学生的创造而充满活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让音乐欣赏教学因学生的创造而充满活力

郭爱芬

◆郭爱芬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56600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欣赏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欣赏中审美,在审美在陶冶,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如何让音乐欣赏教学因学生的创造而精彩呢?

一、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着世界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我记得一本书里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欣赏管弦乐《闲聊波尔卡》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营造出使学生乐学的音乐氛围,我特地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闲聊波儿卡》音乐让学生进行对比欣赏,一种是管弦乐,一种是维也纳童声合唱,为的是丰富听觉、引发思索、激活课堂,发展学生想象空间,提高课堂效果。当学生分别听完两首曲目时我提问:两首音乐表现同一内容,你更爱哪一首?为什么?这一问使课堂气氛即刻活跃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喜爱合唱的占多数,原因是声音接近他们的年龄段。接着,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管弦乐由多种乐器演奏,气势恢弘,具有立体感;童声合唱声音具有穿透力,音色优美,极具感染力。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各具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所具有的不同魅力。

二、改变教学观念,要求学生大胆表现音乐。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不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而侧重于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这就使课堂变得沉闷、凝重。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我有一个很好的课例:在《穷出来的时尚》这节课中,老师一开始就用东北秧歌来导入,师生随着音乐而律动着,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随后老师便很自然地导入到街舞和街舞的形式,并要求同学们来表现Hiphop的舞蹈。最后让学生自己创编说唱等形式的街舞。整堂课都是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知识、运用知识。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探究过程。如在欣赏著名的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伴随着典雅古朴的旋律,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启发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力,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带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静心聆听,眼前宛如出现一幅山水画: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优美的音乐唤起了他们对美丽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给人以至高的艺术享受。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音乐艺术源远流长,独具特色,许多民族的民间戏曲、优秀传统珍品本身也包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如华彦钧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在欣赏时,让学生先聆听,在充分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委婉、跌宕起伏的意境的同时,再向学生介绍瞎子阿炳的凄凉身世、坎坷经历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二泉映月》是阿炳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情绪的潜意识的反映,表达了阿炳内心世界的痛楚与悲愤,使人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经过这样的介绍之后再听音乐,并提问:“这首乐曲仅仅是好听吗?”学生沉默了。“动人心者,岂惟在乐”,沉默表示了学生对情的初步认识。接着引导学生领略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加深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爱国主义情操得到升华。

四、充分利用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现。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尽情地表现形成个性化的表演,恰恰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优点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引导学生聆听《沙克舍提》时,我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有的学生以非洲祖鲁音乐为主题,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自制的乐器或身边的物体模仿各种非洲鼓的声响;也有的学生用体态语言来表现。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探究、亲身参与和体验,最大限度地激活和唤醒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艺术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想象与表现。音乐的天地是自由的,如果在课堂上限制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走,问题答得与老师备课时设计的一模一样,学生又怎么能够领略艺术之美?又怎么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