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才是硬道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有效才是硬道理

唐建飞

(浙江省兰溪市云山小学浙江金华321100)

【摘要】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教学的基石,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师如何选择提炼合适的材料,挖掘材料的丰富价值,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材料中达到数学内容吸收的最大化。本文从课程改革新理念出发,就课堂中存在的某些现象,揭示数学学习材料有效性的缺失,结合课堂实例,对学习材料的有效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材料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6-039-02

一、问题与思考

前段时间学校开展同课异构,上课的内容是三年级的《搭配中的学问》,其中有一个老师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搭配方法,准备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整个活动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课后效果却不尽人意。问题出在哪里?课后,笔者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反思,细细回味,原来问题就出在学习材料上,由于教师呈现的材料数量过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干扰,以致教学的低效。由此,引起了笔者对学习材料有效性的思考。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人脑对外部数学材料的接受、分析、选择和整合的过程。如果把人脑比作"加工厂",那么,数学材料就是"原料",学习的结果则是"产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第一要素就是来自人脑外部的"原料"。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不仅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本身,还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需要学习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

二、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缺乏有效性,导致教学效果的低微,有时甚至是失效,类似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

现象1:"穿起来太难看,没人会穿"--材料脱离现实生活

案例1:《搭配中的学问》

教师呈现两件上衣(黄色风衣、红色毛衣)、三件下装(咖啡色裤子、红色裙子、蓝色牛仔裤),每次选一件上衣、一件下装,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当学生操作完毕,并说出6钟不同的搭配方法并板书。这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

生1:"我认为办有五种"。教师愣了一下,请他说想法。

生1:"我认为上身穿风衣,下装穿裙子这样搭配不合理。因为风衣是冬天穿的,裙子是夏天穿的。"

教师(无奈地):"这样穿的可能性有吗?"

生1:"这样穿在一起要被人笑话的。"这时又有学生举手。

生2:"老师,只有四种"(教师呆住了),"我认为上身穿红毛衣,下装穿咖啡色裤子,这样的颜色搭配也是不对的。我妈妈是卖服装的,我妈妈说过颜色这样搭配是卖不出去的",课堂上一片争吵声……

[透视分析]上例就是典型的因教师学习材料选择不当,从而影响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达成。面对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学生自然会凭借其生活经验,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由于所选的材料不当,致使学生在具体的分析时纠缠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缺少数学化的思考,从而冲淡了数学味。

[应对策略]避虚就实--处理好材料中生活思考和数学思考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面对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学生自然会凭籍其生活经验,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但事实上,太熟悉的生活化的学习材料,有时会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从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就像上面这个片段中,给定的素材按理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很接近的,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却导致了学生始终在生活经验思考中纠缠,影响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

现象2:"这太容易了,没意思"--材料脱离学生的认知起点

案例2:《9加几》

教师创设情境得出算式:9+4并揭示课题--9加几

师:9加4等于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

师话音未落,一个学生马上答道:"等于13。"

师:先摆一摆小棒,再想一想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

生1小声嘀咕道:这还用摆小棒啊,我早就会算了。

生2:我也会算,不就是13嘛。这太容易了,没意思。

然而师命不可违,学生进行了近2分钟时间的操作(说是操作,其实是在玩小棒,这里学具成了玩具)。

课后问学生,怎么不用摆的方法。学生吃惊地说:"很早就学会这样算了,摆的方法想也没想过。"

[透视分析]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有关数学的朴素认识,影响并制约着数学学习。"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中最优化的算法。孩子学会了凑十法再回过头来让他通过摆的方法无疑是让学会了跑的孩子用爬的方式走路,难怪会有孩子说:"这太容易了,没意思。"没有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起点,致使准备的学习材料失效。

[应对策略]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材料的选择须贴近

学生的认知起点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选择学习材料必须基于学生的现实认知起点。过难,会使学生因为过度焦虑而产生学习中的畏难情绪;过于简单,会使学生缺乏推动探索的动力。只有难度相当的材料,才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现象3:"先听老师把话说完"--材料呈现不适时

案例3:《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片段

(导入新课,猜测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180度。)

师: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自己动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度,好吗?

生:好!

师:请组长拿出来,小组同学自选一种验证……

(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学生们你争我夺,顾自摆弄起来。)

师:请大家静一静,先听老师把话说完……

[透视分析]为了让学生动手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很多操作材料:量角器、各色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剪刀……这些材料极大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致。这样的设计显然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课堂上会乱呢?原因就是其材料的呈现时机不对。教师没有将任务说明清楚,就把材料发给学生,学生的无意注意早被这些操作材料所吸引,哪里还有心思来听老师的要求。面对此时此景,硬要学生听你指挥,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结果还会适得其反。

[应对策略]该出手时就出手--准确把握学习材料的呈现时机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龄儿童对新鲜事物和色彩鲜艳的物品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究兴趣。因此,学习材料的呈现要"见机而作",早了,学生会被这些材料吸引,迫不及待地摆弄这些材料,致使教学无法照常进行;晚了,一则学生失去操作的兴趣,二则失去操作的意义。

再看案例3,假如教师能先把操作任务要求先布置清楚,再呈现学具让学生展开操作验证。在明确要求任务动手操作,既能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发挥了学习材料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陈庆宪《有效性学习材料的创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