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面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大面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蓝善禄

东莞市振惠通混凝土有限公司5239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建筑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基础等工程中。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经常存在质量通病,因此对其实行质量控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笔者结合实际施工案例,围绕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2010年8月18日~20日,海南昌江核电站1KX厂房基础底板进行了混凝土浇筑。作为质保一级、核安全二级的物项,其混凝土结构严禁出现有害裂缝。技术规格书对基础混凝土用骨料粒径、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水灰比、粉煤灰最大掺用量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这就大大增加了温度裂缝的控制难度。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水泥用量就越多,绝热温升就越高,温度应力也越大,而温度应力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有害裂缝的主要原因。控制好温度应力变形,就可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有害裂缝,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优化混凝上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抗裂能力。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原料厂系统建筑单位工程,原料厂钢筋混凝土地坪总建筑面积56000m?,共分为四部分用于堆放铁矿粉、铁矿石等原料,地坪最大长度402米,最大宽度56.25米。地面结构为素土压实,上铺0.6米至1.1米厚三七灰土,灰土上设300mm厚双层双向布筋(钢筋直径φ12)的钢筋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1.2工程特点

因本地坪工程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所以有如下特点:①地坪面积为56000m?,有面积大的特点;②地坪负载过重,有承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③地坪要求沉降量小,平面水平度要求:每米控制误差5mm,全长控制误差10mm,有施工难度大的特点。

二、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必要性

地面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属于建筑内在质量的一种,对内在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外观质量固然重要,但内在质量也同样占据着较大比例,施工期间同样要重视建筑内在质量控制,尤其是地面工程质量。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必须把握好每一道工序以及每一项施工技术,将工作重点放到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中,做好地面工程的施工设计与管理,从混凝土选材开始,直到混凝土养护结束,切实把握好地面工程的混凝土施工工法,强化质量控制,为建筑工程内在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地面基土及3∶7灰土垫层的施工

1、土料的选取

基土土料采取粉质粘土,经试验测出土的有机质含量为2.6%,土的天然含水率为14.1%,通过土的击实试验得出土的最优含水率为12%~15%;土的最大干重度为17kN/m3,3∶7灰土的最大干重度为16.5kN/m3;用于素土夯填的土质粒径控制在5cm以内,用于3∶7灰土的拌合土粒径控制在115cm以内,熟石灰采用生石灰(块状灰不少于70%),使用前3~4d洒水粉化,其控制粒径不大于5mm。

2、地面基土及3∶7灰土垫层的夯填施工

施工前先用经纬仪在柱子上标出竖向坐标尺寸,以控制竖向地面构造变化及基土、3∶7灰土的虚铺厚度和压实后的厚度。基土的素土部分厚45cm,分3步施工,每步虚铺厚度为25cm,压实后厚度为15cm,3∶7灰土为一步虚铺,厚度为25cm,压实后为15cm。基土的施工缝设计原则:无论基土夯填还是3∶7灰土施工,上下层施工缝均错开1m,并避开柱子边不少于115m。素土、灰土夯填考虑流水施工的作业特点,每层按厂房的横向分为3段。柱墙周边112m以内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重叠夯实,对于留有施工缝的部位在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的基础上采用硅式打夯机进行重叠夯实。基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基土大面积施工前先对场地地坪进行找平、整平,确保场地平整无松散土层和坑洼现象,然后对每层进行虚铺、压实。虚铺面的平整度控制在20mm以内,压实后的平整度控制在10mm以内,素土夯实后标高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灰土标高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素土夯填部分每层每100m2环刀取样一组测试干重度,共取试样520×3=1560组;3∶7灰土环刀取样按一层每80m2取样一组,共取试样458组,通过干重度试验及试验数据的统计计算,素土及3∶7灰土夯填的压缩系数皆达到0.94。

四、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严格的控制:

1.回填土

一般来说,回填土层比较厚,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过筛,并保持合适的干湿度,如果太干则需要洒水使其潮湿。在冬季施工时,要保证冻胀颗粒不超过总量的两成,且粒径不得超过10mm。同时,严禁将槽的底部冻胀。

2.增设地筋

在一般房心回填土工程中,由于柱根、墙根、设备基础根部等基础根部等机械不易靠近,而如果采用人工夯实,又不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夯实程度,因而这些部位成为比较薄弱的环节,再加上这些部分多设置有地橱、捧水沟以及部分管道等,而使得回填土会变得更加松软,而出现湿陷,并导致地面开裂、下沉。因此,在进行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应当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施工工艺,应当在柱根、墙根、设备基础根部的地面垫层增设锚筋,柱头每侧三根,并在进行地面混凝土垫层施工时一起浇筑成整体。地锚的增设,使得地面与墙体的拉结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加固,而且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地面抗裂、抗沉的整体性能,并在因回填土密实程度不够或渗漏造成回填土变软而引起的地面开裂、下沉等方面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

3.增设加筋

对于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来说,因难以对回填土密实度、均匀程度等进行准确的预测,所以极易造成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沿某一特定方向裂缝,以致影响整体地面质量。鉴于此,在施工前应当充分考虑到劲性混凝土地面所存在的脆性易折的不足之处,从而在混凝土垫层施工中增设一道直径4mm的冷拔低碳钢丝网片,双向间距为200mm,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地面的整体性能。而且对于基层密实度不均匀,地面以下有地沟、管道或其它设施的工程来说,具有改善地面质量,防止地面开裂和局部下陷的有效对策。

4.地面增设负筋

尽管地面下有地沟的工程的回填土比较密实,但往往回填土与砌体或混凝土体的地沟属于不同的物质,而且承受振动与潮气浸透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别,因而地面的耐久性会因密实度的不同而受到影响,极易在沿沟两翼形成同长的裂痕,如果裂痕比较严重,甚至会断开。因此,在地面垫层的施工中,沟壁两侧增加负筋,规格为直径8mm,间距保持在200mm,伸出沟壁600mm,负筋下加直径6mm,间距300mm的分布筋。

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强化手段

根据我国混凝土施工发展现状来说,我国国内在建筑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仍然以沿袭或借鉴为主,并未形成一套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施工技术体系,因此进一步推进我国建筑工程中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自主创新及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建筑工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交流,并结合具体施工环境与要求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施工方案从而为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其次,相关的工科院校也应当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对建筑工程中的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手段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从而促使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另外,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并通过长期的实践来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分析,并确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提高大面积混凝土地面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大面积混凝土整体面层施工时,需要详细策划,并且提前做好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根据合理的施工工序安排进行施工,这样才可以实现质量控制目标。当然,在施工时会经常遭遇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包括停电、下雪、下雨等等,这些也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并制定科学的措施进行弥补,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控制质量问题。对大面积混凝土地面质量控制一方面是要使其达到使用要求和观感要求,还需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规范标准,这样就务必要对各个影响质量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管理与监控。

参考文献:

[1]年泽峰.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研究.中国房地产业.2013.04

[2]田爱芝.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的质量措施和工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01

[3]赵成.大面积混凝土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技术.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