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护患纠纷的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门诊输液护患纠纷的防范

行艳青

行艳青(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9003)

【摘要】目的扫除门诊输液护理纠纷的隐患,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分析近10余年来我院门诊输液中发生的护理纠纷案例,总结其发生的原因。结果据发生纠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大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针对门诊输液中存在的纠纷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可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患纠纷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99-01

门诊输液是介于住院治疗与门诊口服药物治疗中间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由医护患三方共同完成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需要一定的场所,一定的人员来完成。这就形成了门诊输液室及相关医护人员。而门诊输液室存在病种繁杂、病人流动性大、病人受教育程度不一、病人防范心理不一等情况,这使得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隐患,也使得门诊输液室成了护患纠纷的好发地。为减少这类纠纷的发生,我们重点对近10余年来我院输液室发生的纠纷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发现有着诸多导致护患纠纷的隐患,现总结如下。

1.护患纠纷隐患

1.1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1).服务意识差,工作方法不当,服务态度生硬,缺乏沟通技巧;(2).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差;(3).知识更新慢,新药、新治疗方法以及新的护理措施跟不上患者的需要;(4).病情观察不仔细,技术操作不能做到规范化、人性化。

1.2医护衔接方面的原因(1).医护缺乏有效、及时的沟通;(2).备用处方书写错误,或药物用法、用量不完善、不具体;(3).护士查看处方不认真,不能坚持用药原则。

1.3患者方面的原因(1).患者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感,自我防范意识过于强烈;(2).过度的维权意识及模糊的法律意识;(3).严重缺乏必要的、基础的医学常识,同时又对护士的健康宣教不信任,不认可;(4).少数患者素质低下,不讲道德,以自我为中心;(5).人格变化,因疾病使患者情绪、性格发生变化,过度敏感;(6).对护理要求过高,对护理操作过于挑剔。

1.4其他原因(1).医疗环境门诊输液室设施简单,病员繁多,流动性大,较嘈杂;(2).医疗费用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患者不堪重负;(3).亲戚、熟人的治疗熟人、本院职工亲属来院治疗容易忽视查对;(4).护理人员配备病人多,护理人员少,致使工作量大,护理质量下降。

2采取的防范措施

2.1加强学习加强护理人员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学以致用,做到依法执业;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及理论知识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规范,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规范治疗;苦练基本功,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掌握老年、肥胖、小儿等不同病人的血管特点,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做到熟练治疗。

2.2加强健康宣教滚动播放常见疾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预防、预后、生活中需注意事项等视频,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做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等健康教育讲座等。输液室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相对较长,不失时机的与患者沟通、解释,极大地拉近了护患距离,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了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2.3加强医护沟通,正确执行医嘱。通过医政管理,责令门诊医生书写备用处方,处方对所用药物的用量、用法等书写认真、正确、明确,若有特殊情况可直接与注射室护士沟通、交接,护士根据处方认真核对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若发现问题及时同相关医生联系,认真核对。

2.4加强巡视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患者,主要是针对输液速度、穿刺局部皮肤情况、患者反应及剩余药量等,并认真填写输液巡视卡且保留。杜绝漏输液或错输液现象。

2.5试敏药物对须做敏试的药物,敏试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设置药物敏试观察专用坐席,告知患者敏试期间必须坐在专用座位,发生不适能够立即处理。对于特殊药物,输液结束后不要立即离开注射室,以防迟发性反应的发生。

2.6人性化服务掌握不同年龄、性别、急、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提供心理支持,同情、安慰、鼓励病人,[1]对病人要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耐心、细心,从点滴做起,实实在在为病人服务,可因人而异去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做到态度诚恳、用语谦逊,举止文雅,服务周到,操作注意规范,服务注意细节,并注重护理安全。

2.7输液个人负责制实行收药、配药、输液签字负责制。[2]我们规定每一病人有专一护士负责,从收药、配药、输液、加点均实行签字负责制。每一位病人输液时必须挂输液卡,加点时签署加点时间。

2.8完善护士人员配备加强新护士、工作欠认真护士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实习护士的带教工作,确保护理安全。

2.9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3]接待病人时做到主动问候、热心服务、用心倾听、耐心解答、精心护理,使病人在就医的整个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医疗氛围。输液室配备书报、电视等,从细微处做起,将病人视作亲友,加强交流与沟通,让病人在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与照顾,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3结果

针对门诊输液存在的纠纷隐患我们采取了上述改进措施后,得到了患者的好评,改善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护患信任度,营造了和谐、温馨的输液环境,改进以来没有再因为门诊输液而发生医患纠纷、医疗事故。

4总结

门诊输液室病人来自社会各阶,流动性大,不固定,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是护患纠纷的好发地,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法律素质、防范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改善输液环境,加强卫生知识宣教,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从根本上去减少医疗安全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薛素贞门诊静脉输液护理中的护患纠纷与防范措施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9期;

[2]卢艳莉门诊输液的安全防范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5期;

[3]窦迎利重视心理环境吗,预防医疗纠纷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3.19.(4):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