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利用化学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刘永军

刘永军山东省宁阳县第十二中学271406

新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树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化学教学的过程,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魔棒点灯、镁条燃烧、喷泉实验、氢气爆炸、铁丝燃烧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能起到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不能。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熄灭酒精灯火焰的实验,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一步一步地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三、开展探究实验,培养探究思维

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六章《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也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

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在与空气接触时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水分子的存在,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四、开展科技活动,展现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这时大多数学生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头脑中对某些与化学有关的现象有了一定的印象。例如,针对现在社会的环境、能源问题,我给学生讲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赤潮、世界八大公害,地球上的传统能源、新兴能源及各自特点。这些问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建立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例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强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是教育的趋势,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