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训练的策略及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听力训练的策略及有效途径

周娜琴

一、了解中考试卷听力的规律,重视学生听力技巧的培养

我认为,英语听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听的技巧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分项训练,增强信心,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得心应手。分析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听力试题后,可以发现,这些试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对话理解类,包括听句子选择合适的答语;二是短文理解。听力内容往往考查的是交际对话,它要求学生掌握大纲中规定的一定量的交际用语,例如:问候语,看病、就餐、购物、打电话、谈论天气用语及请求帮助等情况下如何用英语表达。了解了听力题型的一些规律后,我们应怎样培养中考中的应试技巧呢?

1.听前猜测。在听录音前,教会学生快速阅读问题和选项,分析对比各个选项的不同之处,从已有的文字信息中推测可能设问的问题,以及从中推断可能要叙述的事情,做到有目的地去听,从而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增强信心。

2.认真审题,合理猜测。听录音材料前学生认真审题,这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听录音,也是保证正确答题的重要环节。个别的词、句可以通过全文来推测出其含义,不会给理解带来困难。学生应学会对听过而又一时不理解的语音信号进行合理的推测。由于听到的是一现即逝的一连串的语流,有的地方可能含糊不清,而且说话者的口音、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等都会给听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快速判断和猜测。猜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语音猜测;二是根据上下文猜测。

3.边听边记,利用想象帮助回忆。对话中出现的一些数字、地名和人名等,不管它们重不重要,学生应随时记在草稿纸上,以便回答问题时查用。在听录音时要教会学生产生联想,把材料中的人物、事情、地点等在大脑中转换成图像来帮助理解、记忆,还可用自己明白的符号将一些信息,如时间、价格、人名、地点、年龄、距离作适当记录,帮助回忆。

4.找主题句、关键词。文章都有主题,主题句揭示的是整个文章的中心,如果学生抓住了这一句,则对整个语篇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关键词是指文章中隐含信息的词。在听的过程中,不要力求听懂每个词、每句话,否则获得的是零碎的信息,抓不住中心思想;而且把注意力放在词句上,一碰到生词或一听到连串的语流、含糊不清的句子,思路容易停滞不前,从而错过后面的内容。在中考试卷中,对话试题占了很大部分,教师应提示学生关注答句,因为叙述对话的主要内容都是由问答的形式表达的。

5.调节好心理,放松心情。很多学生在做听力时错误很多,并不全是因为没听懂,而是因为在做听力题时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部分学生一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就烦躁不安;有些学生甚至在还没开始听之前,就存在畏惧心理。这些都在无形之中设置了信息输入的障碍,降低了信息加工的有效性,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良好的心理和积极的情绪对提高听力的训练效果十分重要。在考试中,学生应该采取一些自控的方法来稳定情绪,学会自我调节。同时教师在平时应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疏导他们的焦虑情绪。每次进行适应性训练使学生对听力题的结构、题型、分数、题数等心中有数。每次听力练习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心境中进行,并让学生在点滴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对策

1.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创造环境,培养听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学生听的信心。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教学中就一定要切实落实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教会学生有关语音知识,打好语音基础。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语音基础打好了,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二,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要加强学生对连读、重读、失去爆破等句子朗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达到切实掌握和熟练应用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多朗读、多背诵、多听录音,培养正确的语感。第三,注意积累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听力测试内容涉及面广,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书看报,扩大知识面,积累背景知识,考试中要把背景知识因素放入选择答案中加以综合考虑,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教师应传授给学生一些记忆单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类记忆法、字母组合记忆法和中心词记忆法等。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提高听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要扩大词汇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言听力上的问题。”第四,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一些表达不同功能的句型和结构。

2.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之中。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尽量用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英语语言环境,并由浅入深反复训练,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英语,多感受语言信息刺激,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也可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听力练习,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凡安排有听力的内容,不可因某种原因而放弃,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材料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应坚持随平时教学进行练习。

3.与说、读、写等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听力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听力是与听说、朗读、阅读、等多方面的训练相关的。

(1)听说结合训练。听力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接收能力,接收以后往往需要表达,所以听与说在英语教学中是分不开的。听、说应该并进,反复练习,听为了理解,说为了表达。这样听说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会使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2)听写结合训练。这样的训练形式有听力填词,完成短文等。这种训练要求学生把听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加工并迅速正确地记录下来。

(3)听读结合训练。在平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增加词汇量,了解英美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学生要开口朗读,使英语词句的字形信息和声音信息一并存入大脑。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三项能力相结合的训练方式的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可以使教学气氛较生动,学生能积极参与,使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克服了听力教学的单一性。

总之,听力训练作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听力水平既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测试,也是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唯一的途径是在掌握听力技巧的前提条件下多听、多练,教师要提供高质量的听力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坚持训练,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就必然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