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高立周

高立周山东省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小学266742

一、班级建设

1.合理划分小组。实行分组教学、分组管理,首先要进行班内分组。恰当而合理的分组是关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习惯等情况,均匀划分为6-8个小组,每组4-6名学生,划分时可以采取W模式。但是班主任不要忽略了这里面的一些不利因素,即各组之间男女生的搭配、身高、各科水平的差异等等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在排座次时,班主任要依据让全体学生进步的目的,一定要把1号、2号放在中间,1号两边是5、6号,2号两边是3、4号。这个问题,班主任一定要考虑过细,做大量的工作,真正科学合理地分组,让小组间的差异降到最低。

2.细化班规班纪。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促进每个同学身心健康地成长,争创优秀班集体,各班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规班纪。

3.明确班委职责。班级管理首先要建全班委,设常务班长、卫生班长、体育班长、文娱班长、各科课代表、小组常务组长各一名。常务班长负责本班的全面工作,卫生班长负责本班的卫生,体育班长负责本班的体育活动,文娱班长负责本班的文娱活动,课代表负责各科活动,常务组长负责本组的所有活动,每个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责,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4.管理流程。(1)分好组后对每个小组的6位(或4位)学生进行编号,要根据学习水平编1至6号,以1号学生命名小组名(也可以给小组命名)。这样做是为了增加组长的责任感,由他负责本组的学习、纪律。(2)每天设一名值日班长,值日班长的任命要全员参与。值日班长佩戴值日班长牌,在非正常上课时间一律坐在讲桌上,来负责全天的学习、纪律等班级事务,依据班规班纪填写值日报告。生活指导时间由他总结当天各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排出各组名次,表扬好人好事,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然后对优胜的小组和学生进行颁奖。(3)对班级的管理要日清、周结、月总。组间的竞争,每天设3个红旗小组,相邻两个组进行竞争,如1-2、3-4、5-6。班主任自制三面小红旗,每天在生活指导时间,由值日班长根据成绩分发给各组小组长,领到红旗的小组就是红旗小组,放在小组桌子的中间。学生的评价,设五星学生,当天没有违反班规班纪被扣分就是五星学生,由值日班长分发五角星,然后自己贴到提前设置的版面上。一周结束,根据一周的情况,在周五课外活动常务班长汇总各小组的成绩,依据成绩评出3个优胜小组,常务班长再组织全体同学投票评选优秀班干部、小组长各3名,优秀学生6名。对评出的优秀小组长、班干部、学生,由常务班长进行表彰,班主任总结。这里形式可以多样,即可以发个奖状、小红花、小记录本等。但是一定要在班内的墙壁上显现出来,让得到者有成就感,让得不到的有压力感,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对最后一名的小组进行适当惩罚,根据情况可以扫地、擦黑板等。(4)卫生班长、体育班长、文娱班长、各科课代表的职责就是负责对每天各科上课时的学习、纪律进行管理,然后课下将各组的情况报值日班长。体育班长负责三操,课间操要等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文娱班长负责班前一支歌、音乐课的情况。课代表负责本节课所有学生的学习、纪律,课下将情况汇总交值日班长。

5.班主任开始要注意的问题。(1)要加强学生对班规的学习,要让他们知道你的管理模式、评价机制。(2)统一思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管理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每个学生不掉队,要想个人进步、组内获胜,就要组内团结。(3)加强对班干部、小组长的管理,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让他们能真正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大胆积极地开展工作。同时班主任还要树立他们的权威性,给他们撑腰,让他们能真正管理、帮助组内的每个同学,让所有学生听从管理、服从管理。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开始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多付出,说到做到,特别是激励措施要第一时间兑现。一旦正常运转起来,只需要两个周,最长一个月,就能见到成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能变得相对轻松。

二、让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体现全员育人

1.要让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来,使课堂教学有成效、有生命力、落到实处。首先,任课教师要熟悉班级的管理制度,这也就需要班主任当好大班长,给任课教师说明本班级的管理模式是什么、制度怎样。任课教师清楚了后,在课堂中才能真正运用班级管理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避免了任课教师的盲目性,都能围绕班级管理去开展教学活动。

2.在将班级管理运用到教学中去时,班主任要求任课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违背班规班纪给小组任意扣分、加分,而是需要做到对小组的竞争公平、公正地裁判。另外任课教师还要注意,不同的问题,根据难易,应因材施教,提问不同的学生。还要求任课教师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只要他们能积极参与,就不能对他们进行批评、讽刺、挖苦,要恰当运用分数评价学生,用加分激励上进,用扣分鞭策后进。

3.任课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细心,要不断在班级管理上多参与,将全员育人工作做到实处。只要有了好的班规班纪、好的班风学风,只要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应该是好的,就应该是成功的。同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坚持,刚开始可能对部分学生见效慢一点,这是正常的,因为学生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改变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已经形成,有点困难是正常的。因此一开始就要多关注班级管理,多动脑子采取激励措施,不要急于有太大的进步、有太大的成效。人世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一定要慢慢来,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