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和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浅谈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和治疗

刘金生

关键词:呼吸系统;药物;康复。

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经过正确的运动锻炼、呼吸锻炼,树立有效的呼吸,加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进步患者日常生活才能,预防呼吸肌疲倦和呼吸衰竭的发作,进步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率。呼吸康复的内容包括;运动锻炼、呼吸锻炼、医疗、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其中运动锻炼和呼吸锻炼是中心。

呼吸康复曾经逐渐成为严重肺疾患,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治疗的重要组成。由于新的治疗进展,例如肺容量减少手术和肺移植患者需求在术前、术后均进行相关锻炼,因而呼吸康复曾经成为根底治疗。笔者在此对呼吸系统康复治疗综合引见如下。

1呼吸功用的评价

在康复医学工作中进行的呼吸功用测定,通常沿用临床常用的测定办法,包括客观的呼吸功能障碍感受分级和客观检查,从简单的肺活量测定至比拟高级的呼吸生理实验。不只用于判断病情.还可用于指导康复治疗。实验室检查包括:肺功用、锻炼实验、动脉血气剖析、胸部X线等,呼吸功用实验有助于对肺部疾病所致损伤进行定性、定量剖析。动态和静态肺容量测定是最有价值的。同时还需做弥散功用、气道阻力、呼吸肌(RM)力气和耐力测定。气流受限的水平用FEV1进行评价,更能反映真实状况。呼吸肌功用评价,最简单的办法是测定口腔内最大吸气和呼气压力(MIP、MEP)。普通在接近肺总容(TLC)时测定MIP,在残气容积时(RV)或功用残气量(FRC)时测定MEP。吸气肌(IM)耐力的直接实验是IM坚持较高程度吸气压力的才能。Bellemare和Grassino提出用张力时间指数这个概念来表示[3]。锻炼实验有助于发现其他兼并存在的疾病,但需求评价患者锻炼的耐力和评价血气的变化。心肺锻炼实验已被证明在评价呼吸艰难和心肺疾病患者的锻炼耐受性方面有价值,还有助于发现招致锻炼受限被低估的循环要素[4]。锻炼的评价主要用于康复锻炼中应用的锻炼类型。过去医生不断通过肺功用实验来诊断和追踪肺病的开展过程,但是呼吸艰难的严重性与生理性的肺功用很少相关。在有病症的CPOD患者,呼吸艰难水平比生理性的指标更能反映患者综合健康情况。Mahler[5]曾经提出把焦点从研讨疾病的病理生理角度转移到评价和减轻病症,进步个体生活质量(QOL)。Borg分级[6]对锻炼负荷的呼吸艰难进行定量研讨,呼吸艰难随着锻炼强度的变化可被客观评价。事实上,简单的呼吸图(即作FEV时的图形),固然指标不多,但能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7]。

2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办法

肺康复治疗项目通常包括:上肢运动锻炼,下肢运动锻炼,通气肌运动锻炼,教育、心理、行为干预。虽然教育和心理行为治疗重要,但上下肢运动锻炼是中心[1]。

2.1上肢运动锻炼

COPD患者能用肩、腰部肌肉参与呼吸通气,这些肌肉能辅助扩展胸腔[8],上臂提起能增加这些患者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呼出[9],上肢运动潜在地促进上臂运动而且降低运动时通气的请求,促进上臂运动的耐受性,当上臂拉紧时,经过增加背、腰部肌肉长度有助于通气[10]。相关研讨中得出,上臂锻炼是有益的,能增加上臂运动才能和锻炼后降低相同工作量所需的代谢和通气需求,但没有研讨标明,单独运用上臂运动锻炼有明显效果。有效的肺康复中上臂运动锻炼有待完善。

2.2下肢运动锻炼

行走肌肉的练习项目,事实上是每项肺康复项目的组成局部,大量文献[11-14]支持此项目的有效性和下列观念:①作为下肢运动项目的结果,肺功用的测定得不到进步。②作为下肢运动项目结果评定,患者标明他们的行走才能得到进步。③行走肌肉的负荷耐受性得到逐渐进步。关于锻炼强度,设置在无明显呼吸艰难觉得的状况下,称之为“关键锻炼强度”,低于此强度锻炼项目不能奏效,因而锻炼强度应接近患者的最大耐受程度。

2.3呼吸肌锻炼

呼吸肌疲倦能招致气促和运动受限[15],合理的呼吸肌运动锻炼能扩展呼吸肌功用,潜在地减轻气促和进步运动接受力,目前呼吸肌锻炼主要包括两种: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和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可经过增加呼吸负荷的办法到达。最简单的办法有吹气球、吹蜡烛、缩唇呼吸以及全身体操等。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可经过行走、慢跑、游泳、登梯等运动来完成[16]。在特异性呼吸肌锻炼中深慢腹式呼吸是一种低耗高效的呼吸方式,可减慢呼吸频率,延长吸气与呼气时间,增大膈肌的运动幅度,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减少残气量,改善缺氧状态,进步呼吸肌的供氧,使呼吸肌的收缩功用得以改善。缩唇呼气使气道等压点移向口腔端,减少下呼吸道的压力递加梯度,避免小气道过早陷闭,有利于功用残气的排出,改善肺功用[17]。非特异性呼吸肌锻炼,由于患者呼吸功用存在不同水平的损伤,活动后常常呈现或加重气促病症。为了减轻病症,患者除了减少膂力活动以外,并努力增加呼吸运动以代偿,继而呈现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并因而对运动锻炼产生恐惧和慌张心理。目前主要的运动锻炼是步行,有研讨比拟了步行与骑车对患者的影响,发现骑车较步行更易产生四肢肌肉的疲倦感,患者普通因疲倦而终止骑车运动,而步行较多惹起呼吸急促,普通不产生肌肉疲倦感。

2.4心理、行为和教育综合项目的行为干预

国外许多研讨材料标明,心理压制与肺部损伤呈正相关。COPD兼并较差的机体情况,能增加孤单感,对社会的不称心及消极的自我感觉[18]。另外,一些对COPD患者的研讨发现,心理压制预示着日常工作才能的受限,肉体因素(抑郁、焦躁、肉体病症躯体化、对治疗缺乏自信心等)比普通肉体患者更影响到功用状态。许多肺康复项目除运动锻炼外,大多还包括心理或行为干预。心理局部包括对患者教育的内容,心理锻炼目的是说明特别的心理要素如抑郁、焦躁,教给患者松弛、缓解的技巧,恰当的处置家庭、同事关系,很好地得到团体成员的了解、支持。行为干预方式可参加心理组成局部来支持正确的、积极的健康行为,如戒烟、改动饮食习气和坚持锻炼。而教育课程,包括各种不同的主题:解剖、生理、COPD病理生理、呼吸再锻炼、饮食和营养、药物治疗计划(包括药物动力学、反作用)、呼吸艰难的管理战略、寻觅药物治疗的机遇、平安运用氧气的学问等,目前心理、行为干预和教育是肺康复项目中重要的组成局部。

总之作为一个确立的、有效的、非损伤的低本钱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健康治疗战略,康复治疗在健康―治疗系统变革中是理想的、科学的、合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桂贤;;氨溴索佐治毛细支气管肺炎108例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8年01期

2.王献忠,庞维胜,申长清;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进展[J];中原医刊;2004年15期

3.闫辉;张敬晶;;盐酸氨溴索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22期

4.王亚文;付世龙;;盐酸氨溴索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