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件铣齿加工方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一种接触件铣齿加工方法的探讨

吕加宣林健姚旭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52)

摘要:随着电连接器向着高密度、微型化方向发展,其选用的插针、插孔也向小型、精密型发展。由于接触件的材料、结构、大小、使用条件、批量的不同,其加工工艺方法很多,如:机械加工、冲压成形、冷挤压成形、热轧、冷镦等都是常用工艺方法。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应用较广的是机械加工成形方法,我公司产品中的接触件一般形状较复杂、长径比较大,批量较大,精度要求高,常用数控纵切自动机床加工,本文通过一种圆形插孔,其外圆周均布着定位用复杂形状的细小齿,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加工方法的研究、摸索,为相同类型的接触件的加工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接触件;铣齿;加工

1概述

电连接器应用系统整机的可靠性对电连接器的质量、可靠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电连接器技术向高密度、小型化方向发展,因而要求其必须选用更小、更精密的插针接触件、插孔接触件。插针、插孔起电信号传输作用,是电连接器的关键零件,也是电连接器的心脏。它通常采用导电性能和弹性性能较好的铜合金加工制成,表面镀金。要求加工的质量(精度、光洁度)高,收口力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批量大,镀金层要求致密光亮、耐磨,以达到在恶劣的气候和力学环境条件下具有可靠的电接触性能。

2结构特点

公司在XX新品研制中,插孔材料为铍青铜(C17300H)。其力学、物理、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热处理后具有高强度,弹性优、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都好,同时具有高的导电性、导热性、耐寒性好和无磁性,其电气性能良好,但机械加工性能不是很好,容易粘刀,刀具磨损快,若不及时更换刀具,对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有直接影响,另外刀具磨损后加工时容易产生振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零件表面加工质量。零件最大外圆φ1.4mm,长径比为12,属于细长薄壁类的零件;同时由于圆周方向均布着定位用的细齿结构,由于零件尺寸小,结构特殊,零件的加工合格率比较低,成为影响生产的“瓶颈”,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出合理、高效的加工方法。如图1-1插孔零件图。

3难点分析

根据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外圆锥的底部分布有用于圆周方向定位的细齿结构特征,齿数6沿圆周均布;轮廓最大处φ1.1mm;最小处φ0.9mm,轴向长度只有0.5mm,比较短,而且与底部外锥轴向只有0.3mm,加工困难。零件需车加工外圆、内孔、切槽以及外锥底部的齿,零件左端的方槽由线切割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度要求高。零件加工难点在于圆周方向定位用的细齿的加工。因此在考虑该零件的加工方案时应进行数控加工合理性分析:工艺过程和工艺路线的确定、零件安装定位方法的确定、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等;主要围绕着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刀具以及合理安排细齿加工工序、定位装夹等几方面进行考虑,在实际加工中我们进行了多次的工艺试验和摸索改进。

图1插孔零件图

4采取措施

4.1加工设备的选择

由于零件细长所加工的细齿部位尺寸太小,必须采用铣削加工,如果采用常规加工方法将无法完成加工。普通的自动车床上不具备铣削的功能,车工工序选择在进口的精密数控纵切车床上加工,它具有车、铣、钻等功能,并且定位精度高,能够充分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4.2加工刀具的确定:

要完成加工并达到图纸的要求,关键是采用合理的刀具,齿的轮廓最大处φ1.1mm;最小处φ0.9mm,轴向0.5mm没有合适的铣刀,只能采用手工刃磨。

a.最初采用的方法是:用材料为工具钢的普通麻花钻手工刃磨,为了保留钻头

的切削刃必须选用直径较小的钻头,经过多次大小钻头的刃磨,Φ1mm的钻头在前端顶角120º磨成20º左右时还能保留部分切削刃。上机床试加工后,发现零件所加工的细齿部坑坑洼洼,表面粗糙度高,还产生弯曲现象,拆下刀具发现刀尖已磨损。

b.采用了硬质合金钻头刃磨,试加工出来的零件表面粗糙度有所提高,但还达不到图纸要求,刀具刀尖磨损,零件还存在变形。

对两种不同材料的刀具加工零件的结果分析,认为是刀具的角度问题和刀杆太细的原因,由于刀具角度的问题影响零件粗糙度和零件产生变形弯曲,刀杆太细加工时容易产生振动,影响零件粗糙度,刀具加工部位太小靠手工很难磨出合理的刀具角度。由于零件结构尺寸的限制,无法用传统的刀具外形。为了加强刀具的结构强度,改进刀具结构,用Φ3mm硬质合金YG6X的钻头料棒,YG6X属细晶粒碳化钨硬质合金,耐磨性较YG6高,可用于制造小型刀具和小模数滚刀。经小组分析和研究,我们把原来的刀具前端20º的圆锥体改为半圆锥体,半圆锥体上的平面为前刀面,在磨刀机上磨出半圆锥面上的刀具后角,为保证刀具的结构强度采用较小的后角(约10°),这样就解决了前两种刀具的缺点,试加工出来的零件完全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

两种刀具的简图:

图2圆锥体刀具图3半圆锥体刀具

4.3针对零件细长薄壁类的零件,细长薄壁类的零件,在加工中易产生变形,安排工序时,尽量在数控车工序中同时进行铣齿加工内容,避免车削加工后再进行铣齿,防止造成插针和插孔的变形和扭曲;加工中设计专用工装进行定位加工,确保零件同轴度要求,改进后的工艺生产出零件满足设计要求,质量稳定可靠。

4.4加工中的切削参数的选择和程序编制:

因刀具加工部位细小,经试验优化采用刀具转速为8000~10000转/分的较高转速,加工的齿较短,粗糙度Ra1.6,选择0.02~0.05mm/r较慢的进给量,吃刀深度为0.15~0.2mm。加工中采用合适的切削液,使得加工中工件与刀具得到润滑与散热,从而减少了刀具磨损,同时提高了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

5结论

实践证明:由于具有合适的刀具角度,足够锋利的刀尖,减少了刀具对细长零件的径向受力,进而减少零件变形,加大了的刀杆直径使刀具本身的刚性大大增强,刀柄在旋转过程中减少了颤抖避免出现波纹,降低表面质量。刀具的寿命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刀具耐用度由原来的50件提高到2000件。通过以上措施,在数控纵切机床上用半圆锥刀具加工生产出来的零件,尺寸一致性好、表面质量高,能有效保证零件加工的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零件的合格率提高到了98%,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显著的效果,为以后此类产品的加工、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战强,艾兴,等.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1,(7).

[2]倪小青,殷国富,等.高速切削的关键技术与研究展望[J].机械,2005,(1).

[3]庄品,周根然,张明宝.现代制造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7.

[4]惠聪网.刀具产业如何提高刀具切削技术.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