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问题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衔接问题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章碧艳

章碧艳

摘要:本文在充分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衔接问题的基础上,谈谈初中地理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衔接问题;初中地理教材;培养兴趣;实现可持续教学

笔者在县级中学从事地理教学近十年,先后参与了两轮初中及高中的地理教学,在初高中课程兼上的时段,有非常强烈的感触:同是地理知识,但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方面有明显差异,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也有很大不同。查阅了一些相关材料,在各地及各学校都有不少教师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及想法:很多高中生缺乏地理基础知识,在地理学习中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是高中地理必修(1)的内容,有不少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处于迷糊状态,难以掌握课堂知识。尤其是接触了“普高”现象下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有些降低,教学现状令一线教师如履薄冰。据此,笔者试着对初中与高中地理的现状进行了差异对比,具体表现如下:

赣南教育与高考接轨,设定地理为中考科目,但分值较低,导致多数初中学生对这门课程很不重视。甚至很多教师自己也不重视,在初一、初二年级,有些学校的地理课是个“空壳”,没有专业教师,还常常被用来上所谓的主科;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地理课,初三年级要迎接中考,正常开设地理课,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初一初二两年的课时内容,包括考前的全程复习。进入高一,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知识普遍欠缺甚至遗忘,大部分学生几乎是一片空白的状态;升入高中后上地理课感到十分吃力。这就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较为凶猛的“拦路虎”。

不少一线教师和地理学科研究者针对以上及类似的情况,对高一入学阶段如何衔接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笔者也曾经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遇到了一些困难:学生经历了“填鸭式”初三的地理教学后,对地理说不上感兴趣,已出现了厌恶情绪,要想短时间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态度改观,有较大难度;并且高一学生入学后学的就是在初中地理基础之上的,难度很大的知识——地球运动。大部分学生在期中考试后对地理提不上丝毫兴趣,用学生的话来说“想说爱你不容易”。之后的学生状态是可想而知的。即将有一批新的毕业生进入高中,整理教学笔记后,笔者有了些不太成熟的观点,在这里做一个的阐述。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初中地理的教学目的: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都非常重要。

初中地理教材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体现学科最新的进展,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适合广大师生的教与学。如,讲述“中国的地势与地形”,阐述“中国的地势特征”时,采用“三级阶梯图及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平面图和剖面图相结合,立体直观。又如,阐述“中国的地形种类复杂多样”时,采用“中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面积的比重”扇形图,形象说明了我国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且清楚地反映出这五种地形各自所占比重,从而让学生很容易得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这一特征。

为了便于教学,初中教材课文常采用整组照片或图表展示地理过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讲析“地球的形状”时,通过整组图片展示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通过探索活动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利用示意图表示了地球的形状;最后通过阅读手段使学生对地球的了解达到新的高度。

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是指地理教科书中出现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和思考获得地理教学信息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学生主体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突出了探索性、新颖性和方式多样性。教师在深入开展这些活动课时,发现这些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好学”,使学生在活动中变得“爱学”地理,“会学”地理,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而且地图还与正文、阅读材料互为补充,说理透彻,便于教学。在新教材的指引下,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教学任务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且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我们来看以下的相关数据:通过调查问卷:学了一年后的学生,92℅的学生还希望将来再学习地理,学了两年后的学生,79℅的学生还希望将来再学习地理,这说明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很感兴趣,是希望学习地理的,他们需要地理。但高中的调查结果如下:30℅的学生喜欢地理,55℅的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不确定,剩下的学生不喜欢地理。认为不确定和不喜欢的学生占了7成,或者说明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明显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更多的是因为有许多学生在乡村中学完成初中阶段学习。因此,乡村初中地理教学的道路有些曲折。这又引发了乡村地理教学的思考,我们在此就不再多谈。作为同仁,我们要齐心协力改变现状,为乡村初中的地理教学做出自己的努力。

笔者认为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值较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经历了中考的洗礼,高一新生回想起初三尤其是初三下学期的生活,那是“苦不堪言”,尤其是地理。为进一步与高中地理学习接轨,地里的中考范围不断拓宽,难度较大,使得教师和学生不得不放下平时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转而使用短暂记忆法、填鸭式和题海战术等,学生考后留有的印象就两词“太多”、“太难”,如何改善这一循环呢?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初一和初二的教学,踏实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并重,并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性,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就能为初三的综合性复习做好夯实的铺垫。

我们初中地理的教学不仅仅要实现学生的高优秀率的考试成绩,还要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长久地持续下去,让我们的地理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