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探索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师艳华

师艳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三中学13110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教学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实验教学不但能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系统和深化,而且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能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说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每位生物教师要认真探索实验教学。

一、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好实验的仪器、药品、材料等,因为生物学实验材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教材安排的教学进度有一些与我们这里的季节不相符,因此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观察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及花的结构等,就要事先准备好实验材料,或者把这部分内容提到有材料的季节上。学习花的结构时我把这部分内容放到九月有花时上,学生采到多种多样的花,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了解到虽然花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了解到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蕊。

二、做好演示实验

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抓住教学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学生因目的不明确而当作好玩不去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模拟膈肌的运动,首先让学生明确橡皮膜代表膈肌,气球代表肺,其次让学生明确橡皮膜的状况与气球体积变化的关系。实验操作要规范,中学生正处于模仿阶段,教师的每个实验操作都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是先入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操作时一定要准确规范,而且应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操作。同时注意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三、要上好第一个实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中学的第一个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对实验室感到新鲜,对实验室的设备、标本室、仪器等有神秘感,学生实验兴趣的激发对第一个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

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广泛,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能培养学生爱护、珍惜实验材料的品质。刚开始做实验时,我准备实验材料给学生实验,结果发现有些学生一点不爱护、珍惜实验材料,材料到手后就乱切乱用。比如说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发给每组的黄瓜、洋葱等乱切乱用。第二个班级上课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结果发现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大大超过我的想象,除了黄瓜、洋葱外他们还准备了香蕉、葡萄、葫萝卜、芹菜等。我问他们为什么带这些材料,他们说想看看这些植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而且对自己的实验材料倍加爱护,不许别人动,也不乱扔了。我趁机指导学生做成装片观察,问:你们观察了不同植物的不同器官,它们细胞的形态是否相同?它们的结构怎样?大家观察的其他植物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哪一个容易做成装片,而且观察的效果好?学生思考回答是“洋葱”,我就进一步提示选择实验材料应注意的条件。凡是学生能准备的实验材料我都让学生准备,而且特别宽松,想准备用什么材料你就可以带来用,学生特别高兴。对于他们独具匠心选用的材料我大加表扬,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准备实验材料的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五、倡导一组实验材料多种实验拓展学生的实验范围

生物实验材料广泛,但获得也不是十分容易,有的实验材料如果只用一次就太可惜了。为了充分利用实验材料,在学习中我指导学生用一组实验材料做多组实验。如教科书中有一个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做完这个实验后,我指导学生进行了课外探究实验“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观察完蚯蚓实验后,引导学生探究了“蚯蚓的嗅觉”、“蚯蚓喜欢吃新鲜的食物还是喜欢发酸的食物”。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实验材料,拓展了学生的实验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六、开发探究实验,培养探究实验能力

1.将教材叙述性知识开发成探究性实验。如在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教材介绍了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介绍了气孔开放和闭合的过程原因。对此介绍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可把这一叙述内容开发成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完成的和探究气孔开闭的原理,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真正理解气孔的作用。

2.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开发成探究性实验。如在学习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有的学生提出胚不完整的种子也能萌发,有的学生提出胚不完整的种子不能萌发。引导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最后学生提出:胚破坏到什么程度种子才能不萌发?学生各组提出的问题有:去掉一小部分子叶的种子能萌发,去掉一部分胚芽的种子也能萌发,去掉全部胚芽的种子不能萌发,去掉部分胚根和全部胚根的种子不能萌发,那么胚芽去掉多少种子才能不萌发?子叶去掉多少种子才能不萌发?……让学生自己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

七、从身边做起,培养探究实验习惯

要鼓励学生探究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1.你认为应该怎样储藏粮食或水果?2.怎样保存肉类食品?3.怎样设计培养“叶螺旋型”排列的植物?4.设计如何杀死蛾类害虫又不污染环境的措施。5.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角度探索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途径。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途径有多种,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实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