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研究

杨晓彬

广东省汕头市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

摘要:海洋测量是测绘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海洋测量工作与各个领域都有密切关系,比如在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海洋测量是相对与海底区域而言的,所以在海水覆盖的环境无法实现直接测量,必须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海洋测量工作具有复杂性,为了提高测量质量,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应当加强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

海洋测绘中主要测量步骤是在获得准确的参数时,对测量区域的海底形态进行描述。海洋测量中的质量控制目的是为海洋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参考,另一方面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测绘工作的失误,缩小数据偏差,从而提高海洋测量工作的精准性。

一、海洋测量主要内容

海洋测量工作的对象是海洋水体和海底,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主要包括对海道、海洋大地、海底地形以及海洋专题的测量,通过科学有效的测量可以为航海图、海底地形图以及各种海洋专题图的编制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在整个海洋相关工作中,海洋测量工作可以说是基础工作,因为它为其他科研以及测绘工作而服务,所以海洋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与总体测量质量有密切关系。海洋测量工作与其他测量工作相比,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周围环境、配套设备以及测绘方式等,如不加以控制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2.1规范操作流程

为保证测量工作符合设定好的指标,在实际测量工作应当严格遵循测量的整体流程,不随意变更。规范操作流程尤其必要性,比如在对沿岸水体深度进行测量时,基准面标高必须严格遵循验证所得到的数值,并且在潮汐过程中依然需要保证基准面数据与设定的精度相一致。如果对水深位置进行绘图时,需要参照基准面的真实深度进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选择在潮汐过程中所测得基准面的数据做参考,但是这一工作也会导致拼接成果时出现更多误差。一旦误差超出预期范围需要对原有的处理流程进行创新设定。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按照固定的基准面对深处进行测定,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测量工作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关键。

在对测量规程执行过程中,需要具有丰富海洋测量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在测量中也可以实现对新式测量流程的高效利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利用前瞻技术,从而更好的确定测量工作的测绘范围以及测绘内容等,按照设定好的标准进行测量工作,并对测量数据实现科学归纳和整理,以此发挥测绘最大作用,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按照预先设置好的测绘流程开展工作,并加强对测绘初期工作的重视,做好充分准备,完成常规测绘培训,并将其纳入考核流程中。并且在固定测量环节中,可以采用竞赛形式强化测绘控制工作的自觉性,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

2.2建立科学有效的海洋测量机制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海洋测量技术得到快速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加的作用。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完善,海洋测绘技术引进先进的仪器,并建立科学测量平台,实现对测量数据处理流程和处理方法的优化。从全局看,测绘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拟定新的有效规程。但是对测绘工作实际执行情况的分析,单纯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工作和操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海洋测量工作质量。造成这一问题出现主要是因为海洋测量工作离不开对全局的监管,只有在工作中设置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质量控制效果。所以在海洋测量工作中建立健全的测量机制,使各项工作实现有据可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现有的管理机制和测量机制在对设备、测量资料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片面性,必须加以完善。这要求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总规程,并将其融入日常的学习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落实海洋测量工作中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实现海洋测量工作的全面性。为更好的保证海洋测量工作的质量,制定全方位测量规程可以实现对测绘工作的控制。海洋测量中最重要的是对仪器的管理,仪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所以加强对仪器的保养,及时处理仪器中的故障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测量结果可以制定专门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管理机制应当从根本上保证操作流程的顺畅性。海洋测绘工作的复杂性对测量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保障测量工作的优质性是关键。测量工作完成后对数据和详细资料的整理、归档等加以明确,并实现良好管理。针对专项测量在制度中明确其操作流程,同时在测量过程中重视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数据泄露影响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2.3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海洋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来自不同的岗位,所以理念、方法、技术以及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并且海洋测量工作中缺乏专门的负责机构,基本是由企业士官、技术骨干以及大学生组成,在这种复杂的构成中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等问题。为保证海洋测量工作顺利完成,加强对海洋测量人员的培训是必然选择。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更高层次的素养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学习,补充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并熟悉各项海洋测量相关的规章制度。测量技术更新的快速性给测量人员提出挑战,复合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测量行业选拔人才的标准,测量行业技术性不断提高,培养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海洋测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针对市场对测量人员需求,可以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强化日常训练,并根据实际测量工作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设定培训方案。为保证海洋测量成果制定全方位培训计划,企业内部定期开展全员参与的培训计划,重点培训当下先进的测绘技术和测绘设备,了解是范围内先进的海洋测量理念。针对外业测量加强对骨干及能手价值的重视,发挥其带头作用。对于外业测量,加强对质量查验及数值处理工作的关注,为提高培训质量,企业内部还可以开展互帮互学模式,加强对重点的问题的探讨和交流,突破工作难点。另外对各个岗位定期进行培训,不算学习本岗位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

其次,要保持测量活动的多样性,从而广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比如开展知识竞赛、实行月度考核等方式。在培训或者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保证全员的参与性,实现全面教育和学习,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企业在开展测量活动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目标,设置多样的、效果明显的活动,从而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最后,保证工作人员符合行业需求,还应当与其他且有或者其他国家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可以实现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学习,从而促进测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大投入,也可以尝试组织工作人员到交流单位或者研究所进行学习。交流、合作可以实现共赢,企业必须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引进来,提高自身实力。

结束语:

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海洋测绘技术的质量的提升,在不断完善中对测量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海洋测量发展全过程可以看出当前测量技术已经打破传统方式的束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实现海洋测量技术的实时性和科学性。新型技术的引进实现对海底动态的全面掌握,微型处理以及实时当行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测出四维信息。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必须严格控制测量成果质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郑克斌,翟国君,赵立霞.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的探讨[J].海洋测绘,2014,3402:66-68。

[2]杨剑锋.海洋测量成果质量控制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