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胆汁酸和脂蛋白的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胆汁酸和脂蛋白的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刘敏杰

刘敏杰

(辽宁省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检验科辽宁铁岭1127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和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笔者医院19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法分为A、B、C三级,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在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标本中Alb、T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肝硬化A级、B级和C级组患者血清TBA浓度依次增高,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A级、B级和C级组患者血清Alb、HDL-C、LDL-C水平依次降低,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TBA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Alb、LDL-C和HDL-C水平均与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联合检测Alb、TBA、LDL-C和HDL-C对于肝硬化的诊治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白蛋白总胆汁酸脂蛋白

【中图分类号】R57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50-01

肝脏是人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蛋白质、糖类、脂类、激素、维生素等各种物质合成、分解、转化等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硬化(livercirrhosis,LC)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与病毒感染、饮酒饮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呈现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同时伴有肝功能的减退,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Child-Pugh分级是目前肝功能评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1]。本研究调查了肝硬化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时血清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同时分析其临床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医院门诊和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91例,男102例,女89例,年龄27~86岁,平均年龄(49.8±25.4)岁。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级61例,B级77例,C级53例。随机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5~82岁,平均(46.3±20.9)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结合B超、CT等影像学检验,由临床肝病专科医师确诊,排除其他相关疾病。经体检后确认转氨酶和B超检查均正常,HAV、HBV、HCV、HEV等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于早晨8-9点钟,空腹采集静脉血标本,放入添加有促凝剂的血清生化管中,4000r/min离心分离出血清备用。

1.2仪器、试剂Alb、TBA、LDL-C、HDL-C项目检测在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自动分析;Alb检测试剂购自贝克曼公司;TBA检测试剂购自上海德赛有限公司;LDL-C和HDL-C检测试剂购自日本协和株式会社。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Alb、TBA、LDL-C、HDL-C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191例肝硬化患者不同功能级别血清Alb、PA、TBA

和脂蛋白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比较,P<0.05;△与■比较,P<0.05;■与▲比较,P<0.05;

3.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或障碍。肝硬化代偿期肝功能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异常,失代偿期多有较全面的损害,且与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功能级别血清Alb、LDL-C、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各功能级组患者血清Alb、LDL-C、HDL-C浓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C级低于B级,B级低于A级。这说明,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Alb、LDL-C、HDL-C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4]。

TBA是肝脏内胆固醇的分解产物,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肠肝循环中。肝硬化病人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富含胆汁酸的门脉血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血液中TBA增高。因此,TBA的测定是反映肝脏实质性损伤的一项灵敏指标[5]。本结果显示,肝硬化A、B、C级患者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级高于B级,B级高于A级。这提示,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肝细胞损伤也越重,故血清TBA水平随着肝功能分级而改变。

因此,临床实验室联合检测血清Alb、TBA、LDL-C和HDL-C,对于肝硬化的诊治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有法.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在诊断肝硬化分级中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837-838.

[2]陈欣,刘怀平,刘树业.肝癌肝硬化患者生化、凝血指标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3,33(20):4974-4976.

[3]何国堂.血清前自蛋白及总胆汁酸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711.

[4]穆海霞.肝病患者血脂与血清酶同时检测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05,27(6):833-834.

[5]林养,吴春芳,陈梅.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