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晨会”的运作过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1

试探“晨会”的运作过程

褚翠萍

褚翠萍(青州市王坟镇亓荣希望小学山东青州262502)

晨会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必不可缺少的形式,我利用信息反馈、控制、传输的原理,探索出了晨会活动的运作过程,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精选材,寓教于乐。由于晨会的时间较短,因此要达到教育的目的,激发师生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选用一些励志性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心志,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审美情趣、语言积累、智力发展、个性人格,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态度、习惯和行为意志,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听故事,个性感受。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晨会活动的开始,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在故事中感受,为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做好准备。晨会活动中,学生始终应是主体,更是主人。要让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让他们通过交流自己的感受来享受探索发现的乐趣,感悟付出劳动与收获的快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各种能力才能也得到了培养和充分地展现。

述梗概,师生对话。我们的晨会实践活动强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重视在教学中组织孩子进行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交流,创造一种有效对话的氛围,使学生对某方面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需求,产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提高探讨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提出疑问,通过学生间的争论,变清是非,以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议论也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小组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使成员之间相互支持、鼓励、帮助,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民主、团结、友爱的集体的形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注重生成性,注意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多元性。

成文章,教师点评。听、说故事与自己的心得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书面语的表达能力,即要求学生将复述故事与自己的心得结合起来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可以打到以写存趣的良好目的。因为学生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过研究,在发现中享受到了情趣,但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们在点评学生的成文时,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以激励为原则,通过合理的点评使学生能得到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当然除了激励学生兴趣以外,也要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必要的规范。

展习作,激发兴趣。根据激励原理,如果能及时合理的强化学生的成功之后,使其享受到成功后的快感,那么其后续学习的动力就会得以维持。因此,我们就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贴在宣传栏里,并把特优的习作加贴五角星。同时,写作能力是在反复实践操练之中获得的,是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发现,是对此语的艺术驱遣,是对片段的推敲、删改和点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有必要通过展示来正确引导学生的写作,以进一步提高其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运作,优化了晨会教育,有效的拓展了小学晨会的合理空间,使学生都得到了良好的、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