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器械吻合后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观察(附515例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器械吻合后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观察(附515例报告)

李华圣胡勇臧卫东

李华圣胡勇臧卫东(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福州350014)

【摘要】目的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观察。方法回顾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15例胃癌经腹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器械吻合后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统计。结果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平均为13天。结论器械吻合方法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较之传统的手工吻合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第5天口服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胃动力药及心理支持治疗可缩短吻合夹排出时间。

【关键词】胃癌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器械吻合吻合器排出时间

一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515例。其中男443例,女72例。年龄27~86岁,27-30为7例;31-40为24例;41-50为62例;51-60为169例;61-70为195例,71-80为49例;81-86为9例,平均53岁。原发病为胃癌,本组515例其中224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空肠P襻代胃,其年龄均在70以内。具体手术步骤:距曲氏韧带15-20CM断空肠,由远端断端进吻合器,20CM处与食管中心杆吻合,远端断端与空肠吻合,形成上P襻,近端空肠断端距吻合口45CM处与空肠吻合。29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5-7天行复方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二结果

禁食、持续有效胃肠减压,术中放置小肠营养管;本组515例。224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空肠P襻代胃术后第5天行复方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食管肠吻合器匀脱落,198例肠肠吻合器脱落,此后每天腹透一次了解吻合器移动情况,吻合器排出体外分别为:7例第7天,第8天25例,9天60例,10天90例,11天23例,12天16例,18天4例,85天1例。81%患者10天内排出体外。29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5-7天行复方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肠胃吻合器匀脱落,此后每天腹透一次了解吻合器移动情况,吻合器排出体外分别为:11例第7天,第8天30例,9天98例,10天91例,11天36例,12天15例,20天11例,84.5%患者10天内排出体外。

三讨论

器械吻合方法操作简便,吻合可靠,手术时间短,较之传统的手工吻合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方式不同是否影响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

1、本组515例其中224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空肠P襻代胃,其年龄均在70以内。具体手术步骤:距曲氏韧带15-20CM断空肠,由远端断端进吻合器,20CM处与食管中心杆吻合,远端断端与空肠吻合,形成上P襻,近端空肠断端距吻合口45CM处与空肠吻合。291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5-7天行复方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吻合夹10天内排出体外时间为:全胃切除术组为81%,胃大部切除术组为84.5%,两组比较p>0.5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平均为13天。

2、影响吻合夹排出时间的因素主要是:A、手术切除范围广,胃肠道重建越复杂,术后发生区段性肠瘫的可能性越大。手术破坏了幽门部分等蠕动起搏点,造成肠动力减弱或改变。不适当的胃肠道重建影响胃肠道蠕动的协调性,甚至造成胃肠道逆蠕动。手术离断迷走神经和幽门,影响术后肠张力的恢复,降低肠的储存和机械性消化食物的能力,导致肠排空障碍。B、P襻空肠P襻代胃直径过大,术后发生区段性肠瘫的可能性越大。C、患者精神因素,术后强烈的应激反应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兴奋性受到抑制,引起影响吻合夹排出时间的重要因素。D、患者的基础病情况亦是引起影响吻合夹排出时间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易引起术后吻合口水肿、输出性狭窄或痉挛等致肠排空障碍。根据我们观察如何缩短吻合夹排出体外时间体会:手术中P襻代胃直径小于20CM,严格术后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时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空肠置营养管补充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药物方面主要用胃肠道动力药物及抗生素。术后第5天口服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胃动力药及心理支持治疗可缩短吻合夹排出时间。

参考文献

[1]李华圣:胃癌根治术后肠瘫综合征18例诊治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10,7(2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