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与新课程标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体育健康与新课程标准

田晓辉

田晓辉新疆兵团第八师143团第二中学832021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及时改变,教学过程和方法跟不上,那么课程改革就只是书面上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改革效果。而目前,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现象,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终身体育的目标。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法往往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一、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无法完成教学过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机械模仿练习,而忽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师生间只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桥梁进行沟通,所以很难形成很好的互动与合作关系。

而《新课程标准》则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是主体,学生的主体则表现为发展性。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会自学、自练、自检,具备自我调控的能力,做学习的主人。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想象、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机会。不应该全部都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而应该向他们提出要求,提出条件,让他们去尝试,并在关键的地方给予适当的提示、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人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特别重要。但由于体育课既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升学,也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和生活,根本不存在压力,所以只有学生本人感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体育课教学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欲望放在中心位置。至于学生多学或少学一些竞技技能、学生掌握的运动动作是否很规范等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有了兴趣和欲望,学生才会自觉主动地去上好体育课,才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即必须在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为此,在课程内容和结构方面应改变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教学内容的方法,而以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作为主要依据,并按照健康的要求,选取与体育关系密切的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及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力求把健康的要求落到实处。

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为发展注入新的生命。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必须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这场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来,积极认真地学习新课程理念,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去更新观念,去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