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超声诊断技术对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分析

陈英降初拉尔布郑静

(四川省甘孜州人民医院四川甘孜626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接诊的11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不同病情分期分为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各58例,比较两组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及血流峰值与阻力。结果:良性结节组在结节微小钙化、边缘清晰、形态规整度及超声低回声方面均较恶性结节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比较两组晕环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良性结节组Vmax(34.78±10.27)cm/s、RI(0.61±0.21)均比恶性结节组[分别为(57.16±21.45)cm/s、(0.82±0.34)]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彩超阳性准确率分别为91.38%、93.10%,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统计出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整体阳性准确率为92.24%。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有较为明显的诊断意义及较高的准确度,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分期及形态等特征的方式。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良性结节;超声诊断技术;恶性结节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042-02

甲状腺结节为常见内分泌性肿瘤,发病率高达50%以上,且具有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多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特征。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并无明显不适感,多为体征及筛选检查中确诊的。在所有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为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所以,加大对甲状腺结节的重视程度。由于甲状腺结节处具有复杂的血流分布,适宜采取超声系统加以诊断,而传统灰阶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现我院引进最新软硬度弹性超声技术,以外部施压促使组织变形及扭曲,测定甲状腺结节的硬度等特征,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突破性意义,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16例,纳入标准:①发病部位均为单侧;②甲状腺囊性部分<10%;③患者病情资料完整,均有病理学诊断结果对照。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重大疾病者;②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等其他甲状腺结节病因;③手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颈部畸形者。根据入选者不同的病情分期划分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各58例。恶性结节组男患者与女患者比例为21:37,年龄22~76(均龄46.82±4.59)岁,左侧24例,右侧34例,病程1~13(均值4.27±1.61)年;良性结节组男患者与女患者比21:37,年龄21~75(均龄47.13±5.68)岁,左侧31例,右侧27例,病程2~11(均值3.94±2.04)年。

1.2检查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美国GE-VolusonS6)实施彩超检查,频率为5.0~12.5MHz。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充分暴露甲状腺部位,涂抹超声耦合剂。操作者根据血流成像系统检测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边缘、钙化、晕环征、超声回声、形态等征象,同时对颈部肿大状况加以评估。

1.3观察指标

观察良、恶性结节彩超征象,甲状腺结节内、外部的血流征象,测量收缩期甲状腺结节内、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峰值流速(Peakflowvelocity,Vmax)及良、恶性结节彩超表现阳性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SPSS19.0软件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加以分析,彩超表现阳性率等计数信息以χ2检验;RI、Vmax等计量资料以t检验,用(x-±s)表达。将P<0.05视作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征象表现

良性结节组在边缘清晰、结节微小钙化、超声低回声和形态规整方面均与恶性结节组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晕环征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结节为内分泌科常见疾病,本病初期除偶有患者感到咽喉或颈部不适、存在异物感之外,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多数患者为体征检查或无意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病变。随着近几年人们对甲状腺结节疾病越发重视,该病就诊率呈逐年递增倾向,且其发病趋势逐渐恶化,据相关文献报道,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逐步攀升至5%~15%,且其中50%以上并发淋巴结转移,对病患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有效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无创诊断方式。

随着彩超诊断技术不断完善,其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备了一定效果。尤其是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方法的应用,通过外力对结节部位的作用及对周围组织变化的观察,能够评测病灶部位的弹性变化程度及位移,转换为图像的形式,反映给操作者,发挥了较好的诊断效果。本研究显示,良性结节组的超声图像在结节微小钙化、形态规整度、边缘清晰及超声低回声方面均明显区别于恶性结节组,P<0.05。但是在晕环征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的影像形态没有鉴别意义,P>0.05;声阳性准确率依次为91.38%、93.10%,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测得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总体阳性准确率为92.24%。综上所述,超声诊断技术应用在甲状腺结节中有较为显著的诊断效果及较为理想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苗颖.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23):3596-3597.

[2]孙涛.超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24):61-62.

[3]叶德福,侯立业,林惠芳,等.超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4):517-518.

[4]张肖琴.常规超声与UE技术在诊断甲状腺结节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36-37.

[5]宋海霞,王春梅,李淑玲.超声与核素显像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评估[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439-1441.

[6]袁冰,谭莹,黄小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159-159.

[7]吴瑛,何瑞莹,段红刚,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4):115-117.

[8]赵云岚.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西北良性结节组超声血流Vmax(34.78±10.27)cm/s、RI(0.61±0.21)两项指标均比恶性结节组的超声血流Vmax(57.16±21.45)cm/s、RI(0.82±0.34)差异明显,P<0.05,两组超国防医学杂志,2012,33(4):45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