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脑病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分析

李国桥

李国桥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病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所有患者的神经眼科临床症状、病变位置、性质,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本次研究的58例患者中,存在复视症状的有18例,视物不清的患者15例,眼球运动障碍患者12例,上睑下坠患者6例,视野缺损患者4例,短暂性视力下降患者1例,眼眶疼痛患者1例,其中以复视最常见。结论:脑病造成的眼科症状多以眼睛功能异常常见,特别是复视,在临床实践中遇到此类症状的患者应注意存在脑部疾病的可能。

【关键词】脑病;神经眼科;临床症状

神经眼科属于新兴专业,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内科、神经、眼科等多个方面,范围比较广泛,同时还包括原发性疾病和全身继发性疾病造成的眼部疾病[1]。近些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研究的深入,神经眼科疾病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呈持续增长的状态[2]。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有神经眼科表现的患者58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3.6±7.5)岁,临床诊断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颅脑手术后、颅内占位。其中有2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5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4例患者合并冠心病。

1.2纳入标准和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因脑病造成眼部损伤的患者纳入;自研究时段开始首次入院患者。排除标准:无明确诊断或病例资料不全的患者。

1.3研究方法

建立所有患者的信息档案,包括患者的基础信息、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基础疾病、诊断结果等。

2结果

2.1脑病病因分析和眼部损伤症状表现

本次研究中的58例患者有35例(60.34)出现脑梗死,10例(28.57)脑出血,颅脑外伤5例(8.62),颅脑术后5例(8.62),颅内占位3例(5.17)。存在复视症状的有18例(32.14),视物不清的患者15例(27.58),眼球运动障碍患者12例(20.68),上睑下坠患者6例(10.34),视野缺损患者4例(6.89),短暂性视力下降患者1例(1.72),眼眶疼痛患者1例(1.72)。

2.2脑病造成的神经眼科症状分析

脑梗死患者最容易发生复视、眼球运动障碍、视物不清;脑出血患者最容易发生复视、视物不清、上睑下垂;颅脑外伤患者最容易发生视物不清、眼球疼痛、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颅内占位患者最容易发生视物不清、复视、视野缺损。

2.3脑病位置分析

使用CT和MRI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病变的主要位置有脑干、基底节、颞叶、枕叶和丘脑梗塞、出血、脑白质脱髓鞘改变、白质变性、鞍区异常信号。脑干受损12例(20.68),基底节受损21例(36.20),颞叶受损10例(28.57),枕叶受损5例(8.62),丘脑受损4例(6.89),小脑损伤3例(5.17),鞍区受损3例(5.17)。

3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水平的进步,人们发现周围血管疾病以颈动脉狭窄较为常见。这些疾病会诱发眼病、缺血性脑病,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缺血性脑病一旦全急性发作,患者会出现黑曚、视网膜阻塞症状,而慢性其的患者会出现缺血性综合征,最终诱发青光眼[3]。如果患者的缺血症状比较严重,那么视力也会受到影响,还会损伤视神经。颈动脉狭窄会诱发产生缺血性眼病,所以对于眼病患者应结合影像学检查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神经科眼病的发生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本次研究也证实了一这一观点。颅内静脉窦血栓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特殊表现形式,且由于该病涉及广泛,比较复杂,增加了诊断的难度,造成患者无法及时接受治疗,死亡率较高。颅内静脉窦于硬脑膜骨膜、脑膜层生成,不存在静脉瓣,血液流速也比较慢,一旦形成血栓会造成颅内压升高,引发水肿和复视等症状。但是患者在就诊期间,医生多会忽视此病,最终造成失明。视神经炎是脱髓鞘造成的急性炎症,以多发性硬化较为常见。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急性脱髓鞘活动控制过程中,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外部的预防,降低疾病的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神经炎症如果没有得到针对性的治疗,就会诱发多发性硬化症状。

李尊波,陈丽娜,刘建军[4]等人的研究分析了115例神经外科患者,其中有78例患者为颅内占位性病变,37例患者为颅内血管源性病变。82例患者为单纯累及传入系统病变,同时累及传入和传出系统患者15例,该研究显示了颅内占位性病变是主要原因,并且病变的传入系统要明显高于传出系统。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58例患者中有18例,占60.34%。说明眼球运动障碍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疾病的依据。病变多累及脑干、桥脑和基底节等位置,出现的眼外肌麻痹可以提示病变可能的位置,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来判断方向。脑干、蛛网膜下隙或是神经供血血管发生梗塞或出血情况,或大脑后动脉以及小脑上动脉血管硬化而压迫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产生麻痹[5]。脑桥中有扶负责眼球水平移动的外展神经庞核和内侧纵束,所以脑桥病变会造成水平性眼球运动障碍。视物不清和实例障碍的患者共有15例,以单侧实例障碍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前循环病变造成的,也是颈内动脉缺血或阻塞造成的;双眼视力障碍多是因为后循环血管障碍累及枕叶、颞叶造成的。枕叶大面积梗塞也会诱发双眼视力突然下降,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肢体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视力恢复效果与梗塞时间呈反比。

神经眼科临床症状较多集中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病变多为在基底节,这类患者入院也多以治疗感觉障碍、恢复语言功能等。由于全身症状比较严重,造成的眼病经常将被忽视。常见的眼部表现分别是复视、视物不清和眼球运动障碍,事业缺损是比较特殊的表现,可以对颅脑病变进行初步的定位[6]。

综上所述,神经眼科患者的症状多为复视、视物不清和眼球运动障碍,这些症状与脑梗死、脑出血、视神经脊髓炎等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加上神经眼科疾病的症状比较复杂,加大了误诊率,耽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日后还需要临床医师在发现这些症状后能够结合影像学检查方式,提高诊断准确率,尽早开展治疗。

参考文献:

[1]樊小娟,赵杰,魏世辉.神经梅毒患者22例神经眼科表现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7,(10):1985-1988.

[2]程康鹏,魏世辉,范珂,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1,(8):1354-1356.

[3]李彬.80例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眼外肌麻痹病因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4,(2):165-168.

[4]李尊波,陈丽娜,刘建军,等.血清阴性视神经脊髓炎与干燥综合征并存一例报道[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4,(6):451-452.

[5]雷涛,李正仪,刘轩,等.眼外肌麻痹患者257例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3):10549-10554.

[6]匡薪錡,童毅,杨光.脑病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7,(3):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