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输组织效率探讨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地铁运输组织效率探讨与对策

曾平利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营总部线网管控中心广东深圳518040

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安全准时的技术优势,较好的解决了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日益增长的交通供需矛盾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城市公交系统。截止2016年底,我国内地已有28座城市拥有110条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达3518km。作为轨道交通的主力军--地铁,在客流大行车密度日益接近远期设计极限的情况下,其运输组织效率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要想达到理想的效率要求,就需要对影响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寻求对策,通过对地铁运营的反思给后续的地铁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地铁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污染小、安全准时的技术优势,较好的解决了大、中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日益增长的交通供需矛盾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到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各种交通工具协调发展的城市公交系统。截止2016年底,我国内地已有28座城市拥有110条建成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总里程达3518km。作为轨道交通的主力军--地铁,在客流大行车密度日益接近远期设计极限的情况下,其运输组织效率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要想达到理想的效率要求,就需要对影响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寻求对策,通过对地铁运营的反思给后续的地铁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为地铁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问题提出

据公开官方微博信息统计,2017年北京地铁线网最高客运量已超过1300万人次,上海地铁线网最高客运量已达1186万人次,广州地铁线网最高客运量已超900万人次,深圳地铁线网最高客运量已达533万人次,可以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城市轨道交通总客流已步入“超大”规模行列。

与之对应的是以上城市繁忙线路的行车密度,北京、广州已达2分钟的设计极限、上海、深圳也已接近2分钟。

客流超大规模的地铁运营单位,如何有效组织好客流运输,如何在客流高峰期提供最短限度列车等待时间以尽量满足最大客流需求,即如何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面临的迫切问题,当然内地重庆、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杭州等客流在100万~300万之间的城市,随着后续运营线路的增加,客流规模也会越来越大,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近期还是远期,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提升都已经迫在眉睫,地铁运输组织是指地铁运营公司在对自身人员、设备等基础元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来完成对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更好的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地铁是城市交通运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需要对其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试运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之后才允许正式投入运营,以确保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会以深圳地铁为例来对其模拟试运营、观光运营、试运营和商业运营等阶段的运输组织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1.1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重要性

对于城市发展建设和交通运输而言,地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是城市化发展建设的产物,并更好的服务于城市化建设。地铁具有占地表面积小、速度快、运行稳定、运载量较大等优势,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城市拥堵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城市,从而对城市交通和地铁运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地铁的客流量大幅度地增加,在这些城市之中,轨道交通的总客流已经步入了“超大”规模的行列,而且在这些城市之中繁忙线路的行车密度也已经达到了设计极限,如果此时不有效地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将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严重的阻碍,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仅仅在以上这些一线城市之中人口的数量会大大增多,其它许多的城市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而此时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就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

2.地铁运输组织分析

2.1模拟试运行阶段

在地铁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技术设备整改和转型,深圳地铁创建了模拟试运营系统,其能够对地铁运行的整个运输组织流程进行模拟,使地铁运输从人工售票、限制人流逐渐向全开放式的车站建设、系统自动售票方向转变。加快从各级系统分管使用权、行政权、管理权等逐渐向中心指挥系统全权管理地铁组织运营方向转变。通过全体地铁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有效的解决了模拟试运行阶段地铁运输组织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财务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如车厢内的视频显示系统无法为乘客实时显示到站信息。经过模拟试运营阶段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应对运营危机的处理能力和工作能力,为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观光运营阶段

深圳地铁通过观光运营系统可以对列车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系统的观看和检测,以便更好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同时,在观光运营阶段,还可以为地铁运输组织人员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对地铁运输组织各个环节的基本流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为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积累丰富的经验。

2.3试运营阶段

通过模拟试运营和观光运营阶段的处理之后,深圳地铁线开始进行试运营。为了更好的满足城市化发展需求,有效解决乘客需求及与各个线路的有效衔接,深圳地铁线增加了试运营阶段的列车数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日常运输需求,而且还可以有效解决早晚高峰的运输压力。

2.4正式商业运营阶段

通过对深圳地铁的发车时间和车辆数量进行合理组织和调度后,完成了从地铁试运营逐渐向正式商业运营转变。地铁运输组织部门从乘客的实际需求出发,对车次数量、发车时间间隔、发车时间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配,并对地铁运输实施科学管理、分层管理、高效管理,有效的提高了地铁运输组织效率。

3.影响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因素

3.1停站作业的时间

目前,地铁停站作业时间是影响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主要因素。现阶段下,大部分城市都发现了地铁占地表面积小、速度快、运行稳定、运载量较大等优势,因此开始加大对地铁的建设,这样一来就导致地铁停站作业环节问题层出不穷,如地铁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地铁司机停站流程不够优化、停站作业环节太过于繁琐;地铁列车停站时间设置不科学等,这些都会对地铁运输组织效率产生影响。同时,地铁乘客上下地铁秩序控制不合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地铁在遇到高峰时期,其所需要的停站时间都会超出规定的时间,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铁乘客过于拥挤,从而导致地铁屏蔽门无法实现正常的关闭和打开,需要进行反复尝试才可以完成屏蔽门的关闭和打开操作。此外,如果地铁已经达到超员运输时,则会导致固定的停站时间内不能完成更多乘客的运输,从而降低了列车的周转效率,对地铁的运输组织效率和运输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3.2地铁的折返能力

目前,地铁的折返能力对于大部分地铁运输组织而言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折返线路的建设与折返能力息息相关,在进行折返线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城市用地规划,并且还受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各类建设用地规划急剧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铁折返线路的建设规划,同时一旦地铁折返线路建成后,将很难对其进行改造和延伸,这些都会对地铁的运输组织效率的提升产生影响。

3.3信号设备的制约

在地铁运输组织过程中,最小行车间隔往往是通过地铁专属智能系统设备进行控制的,这样一来信号设备的综合能力高低将会对地铁的运输组织效率高低产生一定的影响。信号设备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地铁列车在信号区间的停战时分、追踪能力和地铁折返能力。因此,地铁最小行车间隔将会直接决定上线地铁的最大数量,进而决定了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想进一步提升地铁的运输组织效率,就需要对信号设备的制约给予高度的重视,对相关设备、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以更好的完善信号系统,为地铁的运输组织效率的提升作出一份贡献。

3.4客流分布不均匀

目前,在地铁运输组织过程中,客流分布不均匀是影响其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实际上距离城市中心、商业中心越近的地铁站点,其乘客流量就越大,反之越是偏远郊区,地铁乘客流量就越小。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城市中心区范围由于乘客流量较大,经常会出现乘客滞留在地铁站台的现象,不仅会对地铁车辆的关门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延误列车的正常运行时间,对于偏远郊区则会出现地铁车辆运能不足的现象,从而对地铁运输组织效率产生影响。

4.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对策

4.1维持地铁候车秩序、优化运输组织流程

要想有效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就需要尽可能的维持地铁候车秩序,并地铁运输组织的基本流程进行优化。首先,做好地铁运输组织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对地铁运输组织流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每个候车室都会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负责列车的接应工作。其次,根据各个城市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规范地铁作业程序,优化地铁业务流程,有效降低地铁操作失误发生的概率。最后,地铁站工作人员人员还需要维持好乘客候车的正常秩序,号召乘客遵守秩序,在候车线内候车,当候车人数过多时,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候车人员进行安抚,以免候车人员情绪暴躁,从而引发安全问题,一旦发现候车人员存在情绪失控、寻滋挑事的情况,工作人员绝不能手软,若口头劝阻无效,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制服,将其送至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以防其危害公共安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确保乘客安全的同时适当加快乘客上下车速度,可以在地铁外部或内部开展宣传活动,使乘客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上下车的良好习惯。

4.2优化地铁信号技术、适当增减列车数量

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地铁信号技术能够实现对地铁列车的准确定位,从而有效的缩短地铁的行车间隔,提高上线列车的最大数量,进而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步入了信息化社会,在进行地铁设计时,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将信息技术与地铁信号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监测系统,能够对地铁信号进行监控,一旦发生问题,信息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报警,同时,信息技术可以用于提高地铁信号的质量,此时就需要地铁信号技术研发部门加大对地铁信号技术的研发和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定位技术的精准性,在确保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适当的提高列车自动运行速度、适当增减列车数量。地铁部门在安排列车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天的实际人流量,从实际出发,对列车进行安排。在许多城市之中,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以及节假日都是地铁人流量较大的时间段,所以在这些时间段,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乘车需求,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可以适当地增加列车的数量,通过在这些时间段增加列车的数量能够有效地缓解列车运行压力。而在地铁人流量较少的时段,则可以适当地减少列车的数量,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为了更好地确定增减列车的数量,地铁部门就需要对于这些时段的客流量情况进行统计,以根据客流量来确定所需要的列车的数量,进而在保障乘客乘车需求的基础之上有效地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

4.3完善地铁折返方式

地铁运输组织效率还与其折返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列车的折返能力又与其折返形式以及渡线设置形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通过对于折返形式以及渡线设置形式加以完善,可以使得地铁的折返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进而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在对于地铁折返形式以及渡线设置形式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从行车、服务、投资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如果单从提高运输能力方面来看,则采用站前折返的方式更加有利于提高运输能力,但是如果要保证服务的水平,就需要采用站后折返的方式,因此在对于折返方式进行选择的时候,就需要对于车站渡线进行合理地选择,并且综合考虑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提高地铁的运输组织效率。

4.4合理规划车次

运行交路是否合理对于地铁运输组织效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地铁常常会面临客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而为了有效地解决客流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采用大小交路的方式来缓解地铁的运输压力,使得地铁运输组织效率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如果在某天地铁线路上选择了大小交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中间站设置折返线,针对早晚高峰期适当的增加上线列车数量,从而有效的减少高峰期地铁旅客滞留问题,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

5.结束语

总之,作为现代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地铁对于改善城市交通压力,环节城市交通拥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地铁运输组织效率是确保地铁高效运行,促进地铁快速发展的关键。因此,需要对影响地铁运输组织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更好提高地铁运输组织效率,推动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锦惠.地铁运输服务问题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0):66-67.

[2]耿炜,魏海燕.地铁车站自动扶梯运输方案研究[J].河南科技,2014,5(2):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