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栀逍遥散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性激素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丹栀逍遥散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性激素的影响

吴伟棋

吴伟棋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1300)

【摘要】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对女性寻常痤疮患者性激素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丹栀逍遥散治疗;B组予螺内酯治疗,为期三个月经周期,检测治疗前、第三疗程末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催乳激素(PRL)、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等六项性激素的浓度,记录疗效改变并比较中医证侯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A组患者血清睾酮(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血清睾酮(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睾酮(T)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对比:A组有效率76.7%,B组有效率分别43.3%,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中医证侯积分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具有抗雄激素及改善中医证侯的作用,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安全有效。

【关键词】痤疮;丹栀逍遥散;性激素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232-03

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形成,影响面部美观,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各年龄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发病率为高。近年来发病年龄较后的病例逐渐增多,Aizawa等[1]将发生于25岁以后的青春期后痤疮分为两种:持续型和迟发性。前者指25岁以前发病,临床表现持续到25岁以后,后者为25岁以后开始发病。笔者以丹栀逍遥散治疗3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获得了较好疗效,并采用光化学发光法检测了其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探讨丹栀消遥散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机理,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女性患者,纳入标准:颜面和/或前胸和/或背部有散在性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典型皮损的女性痤疮患者[2];发病年龄大于25岁;Pillsbury分级,Ⅱ度以上。中医症侯(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皮损表现多为暗红炎症性丘疹,皮脂分泌较多,皮疹复发常与紧张、情绪波动、月经紊乱有关,舌淡苔薄黄腻,脉弦数等,辩证为肝肾阴虚、冲任失调型。排除标准:患有多毛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近三个月曾服用避孕药、抗雄性激素药物等影响内分泌系统的药物;近一个月曾内服或外用抗生素、激光等治疗痤疮;孕妇及哺乳期患者。共入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年龄25~46岁,平均(30±3.64)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2.65±1.37)年,月经周期28~37天,平均(30±1.77)天,其中中度25例,重度5例;B组30例,年龄25~44岁,平均(30±3.15)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2.85±1.28)年,月经周期28~38天,平均(31±1.66)天,其中中度26例,重度4例。两组年龄(F=1.25,P=0.66)、病程(χ2=1.23,P=0.684)、病情程度(F=0.93,P=0.758)及(F=0.95,P=0.853)月经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另按排除标准选取我院保健科4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用作性激素对比,年龄25~45岁,平均(30±2.17)岁,分别与A、B组年龄对比,(F1=1.22,P1=0.71)、(F2=1.37,P2=1.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案

入选病例均在月经第2天开始治疗,A组予口服丹栀逍遥片(湖南大自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3231)一次8粒,一日2次,连续三个月经周期。B组予口服螺内酯片(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070)20mg,每日3次,连续三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价。

1.3性激素检测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对A、B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C组分别检测其卵泡期血清6项性激素(睾酮、雌二醇、孕酮、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水平,在卵泡期(月经期第2天)抽血,早晨8:00~9:00空腹抽血5mL,以3000/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保存-20℃的冰箱中待检。采用雅培公司生产的化学发光检测仪(ARCHITECT),型号i2000SR,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6项性激素水平检测。

1.4疗效评价

以痤疮皮损计数法评估疗效[3]。在治疗前后各统计1次,对患者的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进行计数,皮损减少率=(治疗前皮疹数-治疗后皮疹数)/治疗前皮疹数×100%。痊愈:皮损减少率≥90%;显效:皮损减少率为60%~89%;有效:皮损减少率20%~59%;无效:皮损减少率<20%。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中医证侯积分评价

按中医证侯的心烦、月经经期紊乱、月经量少、行经乳房胀痛、口干口苦、舌淡苔薄黄腻六项证侯,分为有(1分)和无(0分)两个等级,总积分为6分,以总积分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

1.6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全部患者均完成疗程。A组治疗后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见表1。

2.4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A组未出现不良反应。B组小良反应发生率为14.7%,主要为月经紊乱、乳房胀痛、头痛、恶心、呕吐、胃肠不适,但均能耐受,无需停药或特殊处理。治疗前后,检查患者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无明显异常。

3.讨论

寻常型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2]。迟发性痤疮为发病年龄25岁以上,多与性激素水平失衡相关[4],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丹栀逍遥散出自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又名加味逍遥散,具有疏川清热健脾,养血调经的作用,临床主治由肝脾血虚,化火生热而引起的诸症。丹栀逍遥散的功用恰与痤疮的病机相吻合,近年来研究表明丹栀逍遥散具有调节内分泌系统、抗焦虑、抑郁等作用[5]。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包括达英-35、螺内酯、西咪替丁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螺内酯具有双重的抗雄激素作用,能抑制肾上腺产生雄激素,并具有与皮肤雄激素受体竞争,阻滞二氢睾酮细胞溶质受体的作用,可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生,使皮脂分泌减少,大剂量可直接抑制性腺和肾上腺细胞色素P450依赖的羟化酶,从而抑制雄激素产生[6]。

本研究中对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有效率明显运用螺内酯治疗高(表1);此外,本联合疗法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好。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丹栀逍遥散对雄激素的调节有关[6],与研究的结果一致(表2、3)。本研究也表明,丹栀逍遥散的抗雄激素作用比一般传统药物(螺内酯)要强(表3)。应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过程中其抗焦虑、抑郁等作用也可能发挥到一定作用。

综上所述,女性迟发性痤疮发病率雄逐年,雄性激素升高可能为其主要病因之一;丹栀逍遥散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丹栀逍遥散对此痤疮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AizawaH,NiimuraM.Elevatedserum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levelsinwomenwithpostadolescentacne.JDermatol,1995,22:249-252.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61.

[3]NobukazuH,HirohikoA,etal.Establishmentofgradingcriteriaforacneseverity[J].TheJournalofDermatology,2008,35(5):255-260.

[4]王建琴,曾仁山,唐绍生等.迟发性或持久性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14(1):8-9.

[5]唐昌丽.丹栀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1):61-64.

[6]RathnayakeD,SinclairR.Useofspironolactoneindermatology[J].Skinmed.2010,8(6):328-32,quiz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