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的MRI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的MRI比较

王徐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由于在脊柱退变过程中发现了椎间盘和小关节相互影响,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脊柱稳定和正常功能,进而引发腰痛。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椎间盘和小关节之间的退变关系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本文对两者之间退变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和分析了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140例腰痛患者MRI,并且将这140例腰痛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分为3组(<40岁,40~65岁,>65岁)。并且对每组患者的L2-S14个运动节段退变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其中退变最为明显的是在L4-5和L5-S1节段,通过对退变比率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在<40岁和40~65岁的腰痛患者椎间盘退化比率要高于小关节退变比率,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但是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顺序还是无法准确判定,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对此进行研究。

关键词: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椎间盘;退变;MRI比较

腰痛(lowbackpain,LBP)是临床就诊中患者最为常见的疾病,据相关统计,在美国超过80%的人都经历过一段腰痛时期,并且腰痛的发病率占有很高的位置,其中有大约10%的人腰痛病程超过3个月,病情也发生转变,发展成为一种慢性腰痛疾病[1]。在现目前,造成腰痛的原因主要是韧带或肌肉牵拉、小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其中小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引起。通过本文研究和分析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化的关系,并且对MRI进行分析和评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和分析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4月的140例腰痛患者MRI,并且将这140例腰痛患者按照年龄进行分组。纳入本次研究的腰痛患者需要符合以下要求:?年龄在30岁以上;?腰痛病程大于3个月;?进行腰椎MRI和正侧位的X射线检查;④患者中没有腰椎进行腰椎手术、脊柱肿瘤、严重腰间盘突出及感染等情况。对不满足上述要求、病历不完整的患者进行剔除,并且对患者4个节段退变情况进行评估和分级,并且对不同组别的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退变和椎间盘退变比率进行比较。除此之外,本次研究中满足要求的患者均签署了同意书。

1.2方法

通过Pfirrmann分级方法,对3组腰痛患者的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影像学对退变情况进行评估,并且将最终的结果进行划分,其中I、II级表示处于正常状态,III-V级就表示小关节和椎间盘发生退变。同时运用Weishaupt分级方法对退变进行评估,如果是0、1就表示正常,2、3就表示发生退变。这一评估主要是由我院2名骨科医生独立完成,并且对每位腰痛患者进行评估都是采用分开的方式,如果最终评估结果产生不一致,则对患者进行再次评估,以保证最终结果的一致性。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MRI分级

1.3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运用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运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表示。最终结果显示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分析

通过对140例腰痛患者的4个运动节段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腰痛患者在不同节段,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不一致,并且两者之间的退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在L4-5和L5-S1运动节段中退变最为明显。

2.2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比率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140例腰痛患者中,其中男性腰痛患者80例,年龄在20岁~85岁,平均年龄为(53.75±13.73),女性腰痛患者60例,年龄在20岁~78岁,平均年龄在(50.25±13.67),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各组患者病历分布情况(n)

通过对各个年龄段的腰痛患者进行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比率分析,发现在这些研究对象中,<40岁和40~65岁腰痛患者,L2-3小关节退变要高于椎间盘退变,但是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明显,没有研究意义[2]。但是针对40~65岁和>65岁腰痛患者的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较为明显,并且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对常见的脊柱疾病进行判断,主要是依靠X射线、CT、MRI等,并且运用这些技术提高诊断正确率[3]。其中对患者运用CT进行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骨骼进行显像,由于患者椎间盘是纤维软骨关节,运用MRI技术具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并且在现代临床诊疗中运用较为广泛。

在本次研究之前,已经有许多的研究记录和资料揭示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会随着患者的年龄的升高而增加,这也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并且发现在退变中L4-5和L5-SI运动节段退变最为明显,相关资料也显示了L4-5在男性腰痛患者中较为常见,而L5-SI在女性腰痛患者中较为常见[4]。

腰痛患者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尤其退变原因是椎间隙高度降低,就会导致患者活动度和力学发生改变,导致腰椎小关节压力增大[5]。在患者腰椎小关节退变过程中,由于脊柱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椎间盘退变加快,这也证实了患者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升高,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对这两者退变顺序到目前还没有明确,还需要对此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春林,李放,张志成.腰椎间盘退变性疾患下腰椎终板形态的MRI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05):393-397.

[2]朱蓉蓉,贺燕林,马小芳,哈若水.腰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程度与曲度变化的关系[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0):960-962.

[3]杨勇,戴闽,张斌,刘远,周鑫.腰椎小关节退变分级与慢性下腰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4):51-55.

[4]郑作锋,李优伟,张东坡,毛磊.年轻患者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椎间盘膨出及突出的相关性研究[J].磁共振成像,2016,7(03):203-208.

[5]付长林,张斌,刘远,戴闽,周鑫,傅小星.腰痛患者腰椎小关节退变与椎间盘退变的MRI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46):7401-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