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视角下的“微心愿”志愿服务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及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叙事医学视角下的“微心愿”志愿服务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及启示

陈婷李婷(通讯作者)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30)

【摘要】叙事医学是以共情与反思为核心理念,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帮助医务工作者了解患者对病痛的切身感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使医疗工作体现人文关怀理念。本文总结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中叙事医学的应用及成效,并探讨今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在叙事医学视角下增强人文服务与人文管理。

【关键词】叙事医学;志愿服务;社区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354-02

当今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也更注重“陪伴-见证-抚慰-安顿”等充满人文的技术的应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枫林街道2.69km2内31个居委、11.24万常住人口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点亮心愿”的“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在叙事医学指导下,通过多样化途径为患者点亮心愿,体会到叙事医学注重人文管理,给今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所启示。

1.叙事医学在“微心愿”志愿服务中的应用及作用

1.1叙事医学的人文理念

叙事医学是由美国学者丽塔·卡蓉于2001年提出,并定义为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即临床医生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为其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的医疗照护,其核心是共情与反思。临床共情能力的拓展被视为技术医疗的“人文补丁”。在行医过程中,患者是通过叙述来反映他的疾病和痛楚,医生需要理解患者复杂的叙事,而不仅仅只是生物学意义的疾病。叙事医学被认为是医师领衔的临床人文突围[1]。卡蓉认为叙事能力是人类用来吸收解释回应故事和他人处于困境时的能力,由具有叙事能力的医生实践的医学称为叙事医学[2]。通过叙事医学可以建立医患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加强医生的医学人文思维以及增强社会对医生的理解[3]。由此可见,叙事医学是一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学会应用有助于医患双方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照护和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2叙事医学指导下的“微心愿”志愿服务

自2016年3月起,我中心以“枫暖花开、点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拉开帷幕。在服务门诊、住院病患以及社区居民的过程中,通过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故事,关注疾病背后之人。通过中心公众微信号发布微心愿,志愿者主动认领做“圆梦使者”,通常一周内与许愿居民联系对接,尽快帮助居民达成愿望,心愿完成后中心公众微信号会将服务对象以及志愿者的感悟刊出。目前除了中心医务职工,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已征集并达成“微心愿”33个,77人次积极参与认领,“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初步取得一些成效。

1.3叙事医学在“微心愿”志愿服务中的作用

1.3.1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通过“微心愿”志愿服务项目让医务人员走入服务对象患者的喜怒哀乐。同时有效提升了全科医务工作者的叙事能力和人文关怀的自觉。该项目运行到后期,社会团体也关注和参与,极好地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1.3.2有效地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一个个具体实在、真正需要、可行易行的“微心愿”的提出、落实,让居民、病患感受到中心的人文关怀,而不再是以往简单的求医问药,切实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有温度,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一种方法和途径。

2.启示

2.1医务人员“健康医疗观”重塑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社区医务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将“战胜疾病、消灭疾病”等战争模型理念转向共生模型理念,不能仅仅重视技术和循证,也应关注叙事医学,增强自身的叙事能力,重视人文关怀与生命的品质尊严。

2.2患者教育“生死疾苦观”补充

拜伦.古德认定知识不是信仰,仅有知识不能帮助病人穿越苦难超越死亡[4]。我们目前的健康教育以及与医患交流对于患者心理的感受、如何与疾病相处、甚至如何豁达面对生死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叙事医学要求临床医生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为其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的医疗照护。既然疾病与死亡不可避免,那么我们针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除了疾病的健康管理、诊治之外,还要教会患者与疾病如何共处,怎样接纳疾病带来的痛苦,正确思考生命的价值。

2.3医院管理“制度+感情”并重

叙事医学应用在管理中,临床共情能力在这里变成了管理共情能力。倾听和了解管理对象的故事,知道其然以及所以然,才能更好地沟通与交流,将管理意图更好地贯彻到具体一线工作之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处于卫生网底的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小、人员少,管理者与医务职工之间易于交流。有温度的医疗管理,能够调动医务职工的内部驱动力,并将这种人文和温度传递给服务对象。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曾经说过“叙事医学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一种新的医学观。”[5]循证医学找证据,叙事医学偏重讲故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对社区居民提供全人健康服务,应该注重叙事医学的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一方.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兼谈叙事医学对于临床医学人文的意义[J].医学与哲学,2013,34(9A):14-18.

[2]于海荣,姜安丽.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83-86.

[3]杨秋莉,王永炎.叙事医学与中医学的人文关怀[J].现代中医临床,2015,22(2):1-3.

[4]古德.医学理性与经验[M].吕文江,余晓燕,余成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29.

[5]王一方.了不起的杜比尔[J].健康管理,2013,09: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