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对策探讨

张前进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广东省珠海市519000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业不断壮大,尤其是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建筑行业前景广阔。但在日趋饱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就不得不考虑如何提升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希望对各建筑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对策

近十多年来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建筑市场行业规范还不够完善,整个建筑行业的运行质量还有待提高。由于缺乏科学严格的管理,加上同行业竞争激烈,缺乏良性的竞争环境,使得我国建筑行业成本控制难,能源消耗大,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如何提升经济效益,是每一个建筑企业当下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一、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做好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有的费用支出、各种资源的消耗进行调节、指导和控制,对于即将发生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将各项支出额控制在预算成本范围内,合理使用人力、资源、资金,提高成本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具体的建筑项目成本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需要在整个项目周期中进行,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成本控制的意识。投标阶段就应做好成本的预测。中标后,要从经济、技术、文明施工等多方面着手,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和目标,做好成本分析与核算,控制好成本。竣工之后,及时办理结算,及时回收工程款,整个过程始终都要保证有效地控制。

其次,企业效益关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控制项目成本需要有关部门、单位、个人共同担负责任,共同关心维护。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素养,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和能力,同时设置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为本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整体素质。

再次,做好成本控制,主要目的还是提高经济效益,其方法无非降低成本和增加预收两个方面。因此,企业需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核算,以收定支,对于成本超支事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此外还要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及时结算合同外价款。

最后,节约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一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对于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范围、标准进行监督限制管理;二要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优化项目各阶段方案,提高效率;三要预防成本失控,采取组织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浪费降到最低。只有做到了管理出效益,技术出效率,才能确保控制成本目标的实现[2]。

二、加强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目前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不少建筑施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缺少投入,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势在必行。同时这也是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无不与安全有关,若是稍有不慎就会诱发事故,而一次事故势必会造成极大的损失,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现如今部分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因片面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忽视甚至无视本该有的安全管理机制,致使生产过程中出现更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出于削减成本的目的,疏于对企业职工尤其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致使其素质低下,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这就给建筑企业在建筑生产过程中埋下了安全隐患。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领导责任制,科学合理配置生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每个人。其次,加强职工尤其是施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经过考试合格具备一定安全生产技能及素质后方可持证上岗。再次,安全检查可直接有效的发现建筑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尽早消除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还有制定科学规范的作业标准,以规范各个工种及岗位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也可以有效的控制工作人员不安全行为及防范安全隐患。

要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推广国家和省级的新技术应用,并将之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明确质量目标,施工伊始即要根据项目的技术难度、施工特点以及质量要求等,结合项目施工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和技术创新目标;其次,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成立新技术推广应用小组,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全面指导;再次,要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层层落实,在公司内部掀起学习新技术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热潮;最后,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于推广应用新技术取得显著成绩、提升经济效益的项目部进行奖励。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建筑企业一般人员较多,且业务涉及面多点杂,这就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如果企业内部人员通力协作,则可以使企业内部管理更加系统、科学、高效,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在这里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全面分析项目,掌握好具体情况,发挥本单位的潜力,积极开展招投标活动,多方参考,选出最优方案。

第二,企业除了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职务之外依据具体情况配备好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以及特种操作人员,依照国家或公司制定的规范准则,实施岗位责任制,履行各项义务。

第三,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工程材料的支出也是很大一笔费用,因此企业采购人员在采购时,保障采购材料的质量可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4]。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建筑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让企业员工认识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企业发展和个人前途、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建筑企业要定期开展对员工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充满激情,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益做贡献。要科学的开展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要与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相关联,要让员工清楚、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企业的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企业效益提高了,个人利益才能最大化实现。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良好的工作意识和较高的责任感,才能促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另外,企业也要注重员工的个人发展,保障员工的个人利益,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较好地使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3]。

五、对企业综合性管理优势进行充分的运用

针对建筑企业而言,尤其是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建筑企业,其大多数均是大型或者中型规模的企业,这一性质决定其在管理上具有综合性。建筑企业如果想要在原有程度上对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且有效的管理手段。在针对企业计划的实施上,则需要采用全方位的计划管理;而针对施工的组织方面则要进行一定的网络计划形式管理;在施工作业的的基本程序上则需要积极的采用流水作业法,保证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以此为基础保证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技术上需要加大对技术的管理力度,对有效的技术成果进行积极的运用和推广;在工程质量的保证上,则需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质量保证体系;针对施工现场,则同样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保证施工的文明进行;在企业的发展方面,需要采用科学的决策和预测手段。建筑企业的基本管理中涉及到很多的方面,为了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基本的保证,对综合管理优势的应用是有效的途径之一[5]。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效益的提高,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要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健康发展,就必须分析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并不断改革创新,使企业自身顺应发展趋势,不断积累自身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蔡发远.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6(17):150-150.

[2]段凌燕.建筑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分析[J].经济期刊,2015(3):157-157.

[3]龙能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增强建筑企业竞争能力[J].科技与企业,2013(20):35-35.

[4]常艳香.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及经济效益[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5):00060-00060.

[5]蔡晓艳.探究当代我国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对策[J].建筑•建材•装饰,2014(1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