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要点研究

刘燕

刘燕

身份证号码:32072119760326XXXX江苏徐州221600

摘要:针对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发展要点。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推动资源型经济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要积极探索和总结发展规律,助力产业转型发展,推动产生优化升级。紧抓发展机遇,通过转型的方式,助力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可持续

新时期,产业的发展要冲破环境限制,积极探索和实践,总结适合本产业的发展路径,助力产业转型。首先,要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其次,要结合整体经济发展特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提出发展战略和措施。最后,根据发展实践,不断优化和总结,助力产业持续化发展。

1资源型经济转型问题分析

以某省为例,其煤炭资源丰富,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各类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经过多年发展,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但也逐渐暴露出各类问题,比如经济结构单一等。从该省实际情况来说,经济发展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1)依赖度较高。就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说,主导产业为采掘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增速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不过过于依赖资源发展经济,经济结构相对单一。2)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该省的资源利用环节,存在着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问题,而且伴随着各类地质灾害问题,给地表有着很大的破坏性。从水资源方面来说,之所以被严重破坏,其和煤炭资源过度开发有着很大关系,由于开采作业使得植被遭受了破坏,原有的地貌以及景观等无法高效恢复。3)科技创新力不够。若想助力一个依靠资源发展的城市转型,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动力,不断提高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2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实践

基于上述问题,该省采取了下述措施,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其具体实践,进行如下分析:

2.1经济转型的实施

2.1.1去产能,调整产业结构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助力该省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具体实践中对于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企业,鼓励其积极走出去,将投资目光扩大,转向国际市场,形成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工厂时选择欠发达国家,通过消纳过剩产能,进而获得相应的效益,延伸资源产业链条。比如,构建煤-电-铅产业链条等,随着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扩宽产业链,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率。

2.1.2去库存,稳定市场经济

在供给侧入手,积极鼓励开发商降价,通过此措施增加需求。对于需求侧,要积极研究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比如购房补贴政策等,鼓励农民工转移安置。对金融和税收等政策方面,明确界定住房市场,基于相关政策的指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以及长效机制政策,助力产业转型实现持续发展。

2.1.3去杠杆,防范风险

从该省实际情况来说,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比如新能源产业或者新材料工业等。除此之外,助力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发展物流业和金融业等,助力产业的发展,激活金融,采取去杠杆以及加大风险防范等措施。依托自然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助力发展旅游业。

2.1.4降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在具体实践中,采取降成本措施,比如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政府方面要积极优化审批环节,最大程度上控制费用支出,采取降税的措施,减少制度性交易相关成本。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采取加大技术创新等措施,降低相应的成本,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不断加大科技研发资金和资源等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助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经济转型的效果

从产业转型发展的实际来说,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具体如下:1)新兴产业投资占比很大。近年来,煤炭资源的销售价格不断下滑,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使得工业投资能源持续减少,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目前,传统产业投资占据的比重从77%已经降低到了41%,各类新兴产业投资占据的比重从23%已经降低到59%,助力结构转型进一步升级发展。2)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成效。近年来,该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发布相关政策和规划,助力循环经济法制化以及标准化。3)重大领域转型改革。比如,用地制度改革的开展,在露天采矿用地以及矿业存量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3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要点

3.1构建完善的促进机制

从经济转型发展实践来说,为推动资源型经济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积极构建完善的促进机制。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1)构建资源产业转型援助机制。结合当前的资源实际,比如矿产资源,要加大开采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的力度。政府方面要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最大程度上减轻社会发展面临的压力,进而助力经济的转型发展[1]。2)构建替代产业承接的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做好相关体制和机制的平衡把控,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资源类产业的特点,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完善发展模式,助力经济改革实践,促进经济转型,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3)落实企业所有制改革实践。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必须要不断放低市场的准入水平线,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要加大企业之间的联合,不断完善和构建规模体系。积极引导相关组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社会基础设施。

3.2构建科技创新机制

为推动产业模式的调整和完善,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若想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必须要积极强化技术引导,加大物质支撑和保障,为各类从事新兴产业的企业,提供相应的资源以及平台,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设一流的实验室以及技术研发组织,调动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助力技术创新,做好技术的研发,构建优良的环境氛围[2]。2)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技术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因此要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时更新人才选拔模式,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结合企业或者产业的发展规律,建立人才选拔标准,建设特色学科。在具体实践中,通过不断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引入高端技术人才,建立发展队伍,为各类产业的发展提供力量支持,促进经济转型。

3.3构建资源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

从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角度来说,必须要积极构建资源使用以及生态补偿机制。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探索建立新型权利金制度,践行“谁造成的污染谁治理”以及“谁进行开发谁负责保护”的原则,加大对污染者的惩治力度,通过构建完善的惩罚制度实现。除此之外,要积极营造优良的市场交易环境,构建统一的管理评价规范体系。2)实施资源保护责任制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环境和生态的平衡[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发展实践,必须要明确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在具体实践中,通过采取构建完善的促进机制;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构建资源使用与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助力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新时代背景下山西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内涵[J].前进,2018(11):17-20.

[2]付东梅.关于内蒙古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18(05):55-57.

[3]韩芸.基于创新驱动视角的山西资源型产业转型研究[J].经济师,2018(0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