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院前急救护理隐患与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院前急救护理隐患与防范措施

索冬梅

辽宁省军区锦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院前急救护理作为急诊医疗的首要环节极为重要,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及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配合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为进一步救治打好基础。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隐患;防范措施

院前急救,即院外急救,泛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初步急救过程,是急救医疗体系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之一,也是急救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最大区别所在【1】。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已成为院前急救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无论在病人家中还是突发事件的现场都凸显出它的特殊作用,其理念和范畴伴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日益扩大,内容也更加丰富。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就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

1.1出诊前常见隐患

1.1.1接听呼救电话记录不详细未详细询问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大概病情等,导致救护车空跑或延时到达,延误病人的救治。

1.1.2出诊不及时出诊速度慢,急诊急救意识淡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出诊,造成出诊到达现场时间延迟,对伤员延时救治。

1.1.3出诊时救护物品及药品不完备护士出诊忘记带听诊器(为争取时间另备电子血压计)、氧气筒,忘记带听诊器无法听心音判断心脏情况,或日常管理不严,氧气筒未及时充足氧气,备用物品不足,放置不规范,影响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1.2现场急救常见隐患

1.2.1出诊护士业务技术不熟练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动作迟缓,专业技术不过硬,遇穿刺条件差的血管不能一针见血,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1.2.2出诊护士专科护理知识欠缺专科病人护理知识欠缺,对病人护理不当,如不能正确指导担架员正确搬运病人,脊柱骨折病人搬运不当会加重损伤;传染病人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会造成医护人员和急救车的感染。

1.2.3现场急救处理不当外伤骨折病人未及时止血包扎固定,造成途中颠簸加重病情,胸腹部内出血病人现场未及时作恰当的处置,造成严重休克危及病人的生命。

1.2.4在急救过程中不能准确评估病情对病情的危重程度不能正确识别,预后、转归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无预见性,未及时向陪伴或家属交待清楚,如严重多发伤病人危及生命未及时与家属交待,病人死亡引发纠纷。

1.3转运途中易出现的隐患

1.3.1转运本身存在不安全因素对患者未作妥善包扎固定,途中颠簸病人从担架上摔下造成继发伤、意外伤加重患者损伤;输液瓶固定不牢滑脱打伤病人,液体外渗反复为病人进行穿刺引发纠纷。

1.3.2途中监护不严因责任心不强,坐驾驶室未在病人身边,或晕车对病人观察不到位,处理不及时,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引发医疗纠纷。

1.3.3急救设备或仪器性能不稳定吸痰器突然无负压,不能正常吸痰,简易呼吸器突然故障,不能对病人实施呼吸支持,血糖仪测量数值不准确,影响医生做出正确的病情评估容易引发纠纷。

1.4护理文件书写常见的隐患

1.4.1时间记录不准确出诊时间、接诊时间、到达医院时间记录不准确,医生与护士记录时间不一致,甚至因抢救病人未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1.4.2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差记录不详细,关键的阳性体征遗漏,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时间有涂改;语言描述不确切,未使用医学术语;抢救记录书写不规范,过于简单,记录不详细,未及时记录所用抢救药物,未测量体温,护理记录上却记录了温度。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士个体素质培训:热爱急诊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爱心、业务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独立工作能力强、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综合处理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

2.2努力提高出诊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拓展业务技术范围,增强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水平,时刻牢记“病人第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定期对护士进行急救技术培训、演练,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呼吸机的使用、外伤止血包扎固定等操作,并定期进行考核,提高院前急救队伍的应急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降低伤残率。

2.3出诊护士应认真接听呼救电话,接到电话后应问清详细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病人的大概病情,出诊护士迅速做出判断,备齐必要的抢救器材和药物及时出诊。

2.4出诊护士应配备通讯设备,通讯联络在出诊抢救工作中至关重要,一旦出车,及时与呼救者联系,了解病人情况,指导患者作必要的现场自救。危重病人及时与科室联系,让病人得到及时的进一步救治。

2.5加强急救物品器材的管理,急救物品药品器材班班交接,做“四定二及时”: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量贮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药品物品要注意失效期,及时更换。

2.6规范院前急救人员的言行,加强心理护理。多数遭受意外伤害的病人,缺乏应急思想准备,常表现惊慌恐惧;许多病人处于事业、工作、家庭的关键地位,因此他们在心理上也承受着极大的创伤,迫切需要得到最佳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救护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护理人员可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静、急而有序的态度、熟练精湛的技术给病人以安全感,赢得病人信任,积极配合救护,争取最佳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在患者面前要沉着、稳重、严肃,抢救有条不紊,护士热情耐心细致地关怀病人,满足患者的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切忌当着病人面说“病情不重,没事的”,容易引发纠纷。

2.7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是一种客观资料,急救记录在医院纠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件,不得有遗漏、涂改,特别是时间,护士书写完毕要签全名,保证护理文书真实完整,举证有据。

2.8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定期组织院前急救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妥善保留抢救过程中的有效物证如抢救药品用后的空安瓿等。

2.9加强护理质量控制,认真分析护理过程,急诊急救一体化,优质服务和质量控制全过程,抢救治疗全方位,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终末质量,保证病人的安全,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刚,刘玉法,高美.院前急救概要.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索冬梅(1970-),女,专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