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标准化管理李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标准化管理李静

李静

中国水电十五局第二工程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手段,也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从项目标准化管理的概念、意义、内容和标准化实施等方面进行论述,明确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应对规模扩张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施工企业;标准化管理

一、什么是项目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指满足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的可以解决问题的条款,来共同使用和执行。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就是复制某一成功工程项目的做法和经验,截取与将要施工的工程项目相似之处进行管理复制,从而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避免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对项目采用标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模糊的问题具体化,合理衔接了工程建设各个阶段项目管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项目管理中创造新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管理水平。

(3)制定了相对稳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标准和控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价,节约管理资源。

(4)项目标准化管理可以保证施工采用先进统一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通病和安全死角,为不断建设精品工程提供了保障。

(5)项目标准化管理可以解决制约项目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项目实际,通过扎实应用标准化管理,可提升优化、持续改进,促进项目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三、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3.1管理制度标准化

只有建立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才能按章办事,使得各项管理工作有迹可循,有法可依,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各项管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作为企业的派出性机构,项目经理部制订的制度应当结合业主的要求和企业的管理特点,以系统、全面、综合为主,幅射管理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而直接承担施工任务的作业层则要以简洁、实用、统一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

3.2人员配备标准化

为了适应不同的任务分工要求,需要对项目人员进行标准化分配,目的在于解决管理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大规模建设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人员配置的标准化应当满足3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科学设置机构和岗位,满足管理要求;二是合理配备人员,并且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三是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3.3现场管理标准化

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标准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制定,以便于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实际化。制订文明工地建设工作标准、劳务用工管理标准、工地实验室建设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编制作业指导书、打造样板工程、建立检查制度和现场管理的定期分析制度。

3.4过程控制标准化

为了确保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管理化以及现场管理标准化,需要实施过程控制的标准化。这就需要对各个环节制度的落实进行监测管理,着重对工程的质量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监控。而这些监管的流程,是八个主要环节来构成的。1.设定管理的目标;2.建立健全整体管理体系,划分各人职责所在范围3.创建专门的管理制度:4.明确制定施工操作的标准;5.规范确定施工的工作程序;6.制定工序责任制;7.建立评价评估体系;8.制定责任到人制度,谁出事谁负责,严格奖惩措施。

四、项目标准化的实施推进

项目标准化在实施应用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对新生事物的质疑、抗拒、接受、应用这么一个过程,此过程必须通过一定的行政干预和制度予以推进。为了有效的实施和推动此项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4.1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化体系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涉及到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职业素质标准、岗位职责标准、岗位考评标准、企业全面形象管理、组织管理、行政后勤保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研发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方面,是企业管理运行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企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标准化的建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企业内部结构,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管理要求,有效的组织,协调,推动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转。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包括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4.2加强员工标准化培训、宣贯学习

在标准化的建设中,由于人员素质较低,没有熟练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更无法将标准化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因此标准化建设需要企业全员参与,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标准化的制度的编制,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员工标准化培训,提高全体员工标准化意识。针对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学习是为了应用,应用是为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全体员工应按照标准的要求,将标准应用于日常项目管理过程中,加强项目基础管理工作,认真推进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表单化、程序化、规范化。

4.3项目标准化建设实施的动态管理

将标准化建设作为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之一,对标准化实施应用设立专门的考核办法,从组织管理、学习宣贯、实施应用等几方面对标准化的实施落地工作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对标准化的应用形成强制制度。通过标准化建设的动态管理,加强标准化体系文件的落实,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当出现问题时,明确由谁负责,减少一件事情多方扯皮,或相互推诿的现象;及时发现建筑企业在中出现的问题,为体现改进提供依据。

4.4将标准化管理持续有效的推进

项目管理标准化要持续推进就必须统筹规划、系统实施、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同时把握以下原则:

4.4.1把推进项目管理标准与企业实际工作推进相结合。紧密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实际,重点解决制约项目健康、持续、全面、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将项目管理标准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学标准找问题,务求实效。

4.4.2把项目管理标准与改革创新相结合。通过对项目管理标准的深入贯彻与使用,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对于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不适宜的管理办法、机制要予以调整、补充、创新,竭力减少项目的经营风险。

4.4.3全面应用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和关键问题,如项目策划、评估、技术管理、成本管理等对项目管理影响较大的突出问题,将项目管理标准覆盖到各个环节,带动项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4.4项目管理标准与全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相结合。通过标准中相关流程的使用及延伸,有效防范和化解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确保生产经营与管理有序受控,稳步提升。

4.4.5集中宣贯与自我学习相结合。各级专业人员不仅要参加企业集中宣贯与学习,还要自主学习,在学习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不断提出好的建议与意见,使项目管理标准化得到持续改进与完善,形成良好的项目管理体系。

4.4.6项目管理标准与企业各项检查相结合。结合企业内部各项检查中发现的管理缺失或漏洞,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努力改观项目管理薄弱环节,使项目管理标准能够真正融入到项目的日常管理中来。

五、结语

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通过项目标准化管理规范项目管理行为,规避项目经营风险,不断完善和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从而全面、高效地履行施工合同,提高项目效益,促进项目管理健康、稳步、持续、科学发展,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林山浅谈建设施工企业项目标准化管理建设管理2013(10)

(2)魏运河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标准化行业管理(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