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李燕

李燕(四川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运用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500例经过运用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剖宫产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产科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剖宫产率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032-02

Impactofobstetrichumanecaremodeltoreducetherateofcesareansection

SecondPeople'sHospitalofYibinCity,SichuanProvinceLiYan64400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ofobstetricalcareandmodeofhumanimpactinreducingtherateofcesareansection.MethodsTheclinicaldataof500pregnantwomanwhouseobstetricshumanizedmodelonanalysis.ResultsTwosetsproducingarateinthetemplehavealreadyshownthedifference(P<0.05).ConclusionUseoftheobstetricshumanizedmodel,carryingonahumanizedservicetothepregnantwoman,canlowercesarean-sectionrateeffectively.

【Keywords】TheobstetricsNursingModelHumanisticnursingCesareansectionrate

人性化服务,是在提供管理、消费、技术等服务过程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个性的服务。“以人为本”,了解人们的各种需求,不断开创新的服务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思想和理念。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要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关怀人、理解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1]。

目前国内报道的剖宫产率大多数在40%~60%,甚至高达70%~80%[2]。因此,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应合理利用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让更多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对我院就诊分娩的产妇500例实施围产期一体化整体护理,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将2012年1月-12月来我院就诊分娩的产妇50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围产期一体化整体护理。两组产妇一般状况相似,其孕周为39.4周±2.9周,均为初产妇,观察组年龄26.4岁±2.9岁,对照组26.3岁±2.9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89,P>0.05)。观察组运用了产科人性化护理模式。

1.2方法

1.2.1围产期一体化整体护理模式特点①注重人(母亲、婴儿)的社会性,全面考虑母亲、婴儿、家庭、社会全方位的需要,提供生理、心理、体力、精神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②视产前、产时、产后为一整体,将护理工作向两端延伸,贯穿围产期始终;③充分培养和发挥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鼓励并指导产妇及支持者参与健康护理,允许孕产妇在待产过程中自由体位,鼓励进食及选择分娩体位;④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母婴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⑤需要时提供安全、必要的医疗处理,减少不必要的干预。⑥健康教育临床实践的一体化。

1.2.2具体实施方法

1.2.2.1做好产前保健及产前教育

1.2.2.1.1让孕妇、丈夫及家属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对分娩和剖宫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2.2.1.2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生理过程影响分娩的4个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在能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其中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解决。剖宫产属于医疗干预,在分娩过程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过多的医疗干预终将给人类健康带来“灾难”。使人类逐步失去自我调节的繁衍能力。

1.2.2.1.3经阴道分娩符合母儿自然生理规律应为主要分娩途径,应尽量创造条件,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1.2.2.1.4剖宫产是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3],为病理产即异常分娩,是一种非自然生产过程,虽然比较安全,但毕竟是剖腹切子宫的手术,并非绝对安全,必须承担麻醉风险、手术并发症以及更多的医疗费用、更长的住院时间等,剖宫产只能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手术,而非自然分娩的捷径。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处理高危妊娠的有效手段,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4]。但剖宫产率无限增高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反而增加了产妇的并发症。

1.2.2.1.5孕妇饮食健康教育通过教育益于孕妇身体健康,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条件。

1.2.2.1.6除了一般的产前宣教以外,还要进行个性化服务收集每个孕妇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评估孕妇的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并实施有效的措施,减除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忧虑,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为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1.2.2.1.7产科模式改变以诊疗组形式进行产前、产时、产后一条龙服务,对高危孕妇设专案专人管理,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和妊娠合并证,及时发现孕妇高危因素,减少剖宫产概率[5]。

1.2.2.1.8医院要设法扩大产前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广泛宣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和理解自然分娩,让全社会携手降低剖宫产率。

1.2.2.2做好产时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产时服务已不再单纯是一个完成分娩的过程,而是保护、支持、促进和实现孕产妇及家庭对分娩、产期的理想期望的过程[5]。分娩临产的压力、宫缩的疼痛、产程进展的顺利与否等均会给孕妇造成巨大的压力,其中产时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对孕妇缺乏相应的情感支持等更加重孕妇分娩的痛苦体验。希望减轻分娩痛苦的愿望是孕妇选择剖宫产的客观原因。因此,做好产时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一切以孕产妇的身心健康为中心,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孕妇入院后的整体护理是关键。整体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5个步骤。运用整体护理,使孕妇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顺利完成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1.2.2.2.1告知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目的及内容让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产妇和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能减轻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产妇角色适应及自理能力,提高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适用、人性化,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护士收集到的主观资料与产妇、家属及经管医生核实后,护士、产妇和家属共同讨论,依据产妇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评估产妇需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和措施。护理计划由产妇和护士各执一份。护士、产妇及家属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的内容。

1.2.2.2.2护理人员应对每位孕妇进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自然分娩自我效能感是产妇应对分娩压力,成功完成自然分娩的一种信心。产妇的自我效能决定着她对分娩压力的处理方式,影响着她对完成自然分娩的行为选择、实施和坚持。高自我效能的产妇对分娩中遇到的困难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对自然分娩充满信心。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缩短产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及剖宫产。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负性刺激回避、行为契约、替代经验等。

1.2.2.2.3分娩时的心理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剖宫产随着分娩的进展规律的宫缩和胎儿先露下降,给产妇带来阵发性腹痛和不适感,是形成产妇紧张和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每一位产妇均要经历这一过程。但对疼痛的护理,向她们解释阵痛的原因是子宫收缩,子宫收缩是促使子宫口扩展,便于胎儿通过分娩,是正常现象。对疼痛耐受力强的要多鼓励,对耐受力差的要多安慰,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给予心理疏导,分散疼痛的注意力,掌握正确的分娩方法,以配合好医护人员顺利结束分娩。

1.2.2.2.4不断提高助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母婴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但应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1.2.2.3做好产后的护理胎儿娩出后,产妇均有一种轻松感。此时产妇的情绪和子宫收缩密切相关,过度的兴奋,失望和悲伤均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的心理状态,分别给予心理护理:1.心理状态好的,胎儿娩出后立即行早吸吮,有效地诱发机体分泌催产素,增加子宫收缩,通过母婴皮肤接触,使产妇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得到安慰。减少产后出血,使母乳分泌更多更早,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2.心理状态差的,如胎儿性别不理想或分娩发生异常,产道裂伤等,均应待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良好的情况下,给予精神疏导后再告知,以免精神压力波动大,引起产后出血。同时向产妇教导自我康复护理、新生儿护理及喂养技巧等,使其很快的完成角色转变,成为一位真正的母亲。

3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比较〔例(%)〕

由表1表2可知,观察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都要好于对照组产妇,P<0.05。

3讨论

3.1健康教育渗透增强了产妇的产前认知研究结果表明,产前健康教育明显增强了产妇的产前认知。她们了解了何为正常分娩和异常分娩,基本能准确地回答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明确影响分娩的4个因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因婴儿性别带来的身心压力,减少了心因性产后出血的发生。孕期自我保健及自我监护知识的掌握,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状况的判断及早产,早破水的预防。而临产先兆的识别及就诊时机的选择则为产妇适时住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产前认知水平的提高绝不是单纯的知识增加,而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

3.2产时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对分娩过程具有良好的影响接受过产前宣教的产妇进入产房后能很快适应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配合。孕妇入院后对其实施整体护理,“一对一”全程陪产,使产科护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使整个产程在充满热情、关怀和鼓励的氛围中进行,给产妇及家属留下美好、难忘而又深刻的回忆[6]。

3.3协同式护理显著提高了产妇的自护能力如果说产前教育建立了良好的分娩认识,分娩过程完成了角色转变,那么在产后平均5天的住院期间则使她们成了一位真正的母亲,她们除了掌握自我康复护理外,还学会了新生儿护理及喂养技巧,表现出一系列的良性效应。

3.4围产期一体化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改善了护理人员心态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自身不仅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为保证模式的正常实施,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包括多元化、人际沟通在内的整体护理理论专题讲座及培训,并进行考核上岗。通过临床实践,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工作自主性的提高,她们改变了对职业的期望,充满自信,心胸开阔,职业成就意识明显加强[7]。

总之,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实施,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了围产期保健及整体护理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丽芳,陈美芳.以人为本理念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82-618.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26.

[3]EcholcB,MazurB,Królak-OlejnikB,etal.Emergencyandelectivecesareansectionandselectedelementsofimmunologicalsystemoffull-termneonates[J].GinekolPol.2009,80(10):757-761.

[4]DahlgrenLS,vonDadelszenP,ChristilawJ,etal.Caesareansectiononmaternalrequest:risksandbenefitsinhealthynulliparouswomenandtheirinfants[J].JObstetGynaecolCan.2009,31(9):808-817.

[5]高亚莉,安健,李伟光,等.对未来产时服务模式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1,16(12):729.

[6]唐镜.产前教育及产时人性化护理队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2,22-23.

[7]张晓秋.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