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分析

张鹏义

山东省巨野县广播电视台

摘要:对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记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敏感,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工作。新闻敏感要求记者能迅速判断所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指导意义、对受众的吸引力,挖掘、鉴别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并对新闻进行合理预见。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新闻理论

社会生活是新闻之源,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是新闻记者采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新闻宝藏。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新闻并不是谁都能发现的。新闻信息是一种无形的物,对它的感知、接受及传播,记者需经历艰苦而又非凡的感知过程,需要超拔的认知能力。实践证明,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怎样及时、敏锐地感知和判别新闻,是新闻采访活动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记者称职与否的起码条件。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力,通俗讲,即具有发现和判别新闻的“特异功能”。

1“新闻敏感”的内涵

思想为某一事物、某一问题所触动,迅速发生的感应称作敏感。比如作家目睹某一场面、画家面对某一色彩,产生“灵感”;汽车司机从发动机的声音,听出细微的不正常;医生从病人的脉搏看出病情,这些都是职业性敏感。

新闻敏感也是一种职业敏感,它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新闻敏感”又称为“新闻眼”、“新闻鼻”,是记者对某一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它是指新闻工作者对产生新闻的条件(如形势、环境)的认识、判断和预见能力;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中所具备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识别和选择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

2培养新闻记者新闻敏感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新闻敏感,对记者采访的成败有很大影响。记者能否在纷纭繁杂、浩如烟海的新闻事实中,及时发现与敏锐分辨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其直接着力点靠新闻敏感。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无论看见什么,都像庖丁眼里“目无全牛”,随处可以发现新闻线索,并挖掘出极有价值的独家新闻。而初学者要么到了新闻现场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该写,缺乏选择能力,抓不到最重要的新闻;要么在新闻现场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最后空手而归。其中的关键就是有无新闻敏感。

不少新闻学著作都引用过《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泰勒初出茅庐时的一段经历来说明新闻敏感的重要性。他刚到报社不久,便被编辑部派去采访一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了剧场后,发现这次演出因故取消,新闻事件已不存在了。于是他回家睡觉了。半夜,编辑打来电话气冲冲地说,其他各报已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位女演员自杀身亡的消息。“像这样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新闻。记住,你的‘鼻子’(指新闻敏感)以后不要再感冒堵塞了。”

又如,在抗击“非典”的宣传中,“非典"疫情发生后,所有人都想知道其病原究竟是什么。2003年2月18日下午,新华社发出通稿,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非典”的病原是衣原体。而对于这一“期待已久”的结论,广东专家大多持不同意见。《南方日报》记者段功伟得知情况后,凭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敏锐地察觉到,广东作为“非典”疫情的始发地之一,广东专家的不同意见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新闻。于是马上进行采访,连夜赶稿,在各媒体都刊播“衣原体结论”的当天(2月19号),唯独《南方日报》独树一帜、一篇题为《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广东专家对此持保留意见,认为病毒引起的可能性极大》的报道见报,在全国众多媒体中第一次如实报道广东专家的观点,挖掘出一条极有价值的独家新闻。后来,事实证明,广东专家的意见是对的。世界卫生组织后来宣布“非典”的病原是变种冠状病毒,此后再也没人称“非典”病原是衣原体了,此报道也获得高度评价,并荣获“2003年度・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3新闻敏感对记者的要求

3.1迅速判断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这通常称作记者的政治敏感,或政治洞察力,是指当一个或数个新闻事实出现时,记者应立即将它们同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编辑部近期的报道思想、报道重点联系起来考察,看其对推动当前工作和发展、当前形势有何积极、重要意义。这一点是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

新闻工作是一项政治性较强的工作,发挥着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以政治家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并从中挖掘出能够解决社会当前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好新闻。

3.2迅速判断所发生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记者面对新闻事实,要迅速估量出该新闻事实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新闻是写给人看的,能否引起较多受众的兴趣,达到较高的收听、收视率,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一报就响”、引起广大受众普遍兴趣的报道日益增多。这也是“三贴近”原则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体现。

在新闻趣味性问题上,我们与西方新闻界在认识上是有区别的。他们将趣味性看成衡量新闻价值的真正要素,因此类似《60岁老妇第五十八次结婚》、《猫接受百万元遗产》等新闻占据大量版面、荧屏,甚至更为低级、庸俗的新闻也不时充斥其中。而我们倡导健康、高尚的趣味,绝非污染社会及人的灵魂的庸俗、低级的趣味,要力求有趣不俗、有益无害。在文化产业改革的进程中,媒体在注重新闻的趣味性、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出好的社会效益。

3.3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往往被一般表象,甚至假象遮盖着,如何凭借锐利的新闻眼,着力挖掘出这些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是新闻敏感的又一内容。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有相当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要学会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与解决问题,还应具有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新闻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新闻追踪能力。同时,较好地发挥逆向思维也十分重要。

3.4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记者经常遇到需从几个性质、题材相似且都有价值的事实中判别、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构成报道的情况。新闻敏感弱的记者,可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也可能捡了芝麻丢西瓜;新闻敏感强的记者,则善于将这些事实进行比较,从中鉴别出“含金量最高”的事实予以报道。

3.5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这是指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和本质作出科学分析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素质,是一种见微知著的能力,对记者的整体素质和“博而专”有着更高的要求。事物一般都有因果联系和产生、发展的过程。记者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对事物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建立起因果联系和事物发展过程构成的事物环链的模型,并凭借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认真思考。当一个事实或事件略显端倪时,记者便可顺着这一环链,推测出事物的下一环,直至结局,从而有把握地对事物作出科学预见。

总之,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力能让记者准确、及时地把握新闻的价值,及时传播新闻,彰显新闻的价值,同时也让受众第一时间获知事件真相,避免舆论误导,从而弘扬社会正义、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傅俊卿.电视新闻实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

[2]朱羽君.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