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浅谈输血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张百鸣

张百鸣济宁市中心血站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目前,输血已发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输血治疗成为临床救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成为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救治病人的措施。但是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一样,输血除能治疗病人外,也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关键词】输血反应;原因;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91-01

输血是不同于药物治疗的一种特殊治疗措施,输血可以看成是细胞和可溶性成分的移植,引起受者免疫反应的改变。以下就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1发热反应1.1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10%。多发生于输血开始后15分钟~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畏寒、寒战和高热,体温可上升至39~40℃,同时伴有头痛、出汗、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症状持续30分钟至2小时后逐渐缓解。

血压多无变化。少数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抽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全身麻醉时很少出现发热反应。

1.2原因①免疫反应:常见于经产妇或多次接受输血者,因体内已有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可与输入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发热。②致热原:所使用的输血器具或制剂被致热原(如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等)污染而附着于贮血的器具内,随血输入体内后引起发热反应。目前此类反应已少见。

③细菌污染和溶血:早期或轻症细菌污染和溶血可仅表现为发热。

2过敏反应2.1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发生率约为3%。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

严重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血管神经性水肿、会厌水肿,表现为咳嗽、喘鸣、呼吸困难以及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乃至昏迷、死亡。

2.2原因①过敏性体质病人对血中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随血将其体内的某种抗体转移给病人,当病人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时,即可触发过敏反应。此类反应的抗体常为IgE型。②病人因多次输注血浆制品,体内产生多种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尤以抗IgA抗体为主。或有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体内IgA低下或缺乏,当输血时便对其中的IgA发生过敏反应。

3溶血反应3.1临床表现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虽然很少发生,但后果严重,死亡率高。发生溶血反应病人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与所输的不合血型种类、输血速度与数量以避所发生溶血的程度有关。典型的症状为病人输入十几毫升血型不合的血后,立即出现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疼痛,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头痛、胸闷、心率加快乃至血压下降、休克,随之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溶血反应严重者可因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或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低血压引起肾血流减少而继发少尿、无尿及急性肾衰竭。

术中的病人由于无法主诉症状,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和手术野渗血。延迟性溶血反应(delayedhemolytictrans-fusionreaction,DHTR)多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瘟和血红蛋白尿,一般症状并不严重。近年,DHTR被重视主要是由于它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rnicinflammatorympommdrome,SIRS),表现为体温升高或下降,心律失常,白细胞溶解及减少,血压升高或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甚至发生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3.2原因①绝大多数是因误输了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是由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坏为主的免疫反应。其次,由于A亚型不合或Rh及其他血型不合时也可发生溶血反应。此外,溶血反应还可因供血者之间血型不合引起,常见于一次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②少数在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可引起非免疫性溶血,如血液贮存、运输不当,输入前预热过度,血液中加入高渗、低渗性溶液或对红细胞有损害作用的药物等。③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时,其血液中的自身抗体也可使输入的异体红细胞遭到破坏而诱发溶血。

4细菌污染反应4.1临床表现虽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病人的反应程度依细菌污染的种类、毒力大小和输入的数量而异。若污染的细菌毒力小、数量少时,可仅有发热反应。反之,则输入后可立即出现内毒素性休克(如大肠杆菌或绿版杆菌)和DIC。临床表现有烦躁、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缩、腹痛和休克。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竭、肺水肿,致病人短期内死亡。

4.2原因由于采血、贮存环节中元菌技术有漏洞而致污染,革兰阴性杆菌在4℃环境生长很快,并可产生内毒素。有时也可为革兰阳性球菌污染。

5循环超负荷5.1临床表现常见于心功能低下、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病人,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量而引起急性心衰和肺水肿。表现为输血中或输血后突发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发结或咳吐血性泡沫痰。有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肺内可闻及大量湿眼音。胸片可见肺水肿表现。

5.2原因①输血速度过快致短时间内血容量上升超出了心脏的负荷能力。②原有心功能不全,对血容量增加承受能力小。③原有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不能耐受血容量增加。

6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acutelungin-jury,TRALI)的发生与年龄或HLA特异性抗体所致。临床上TMLI常与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或毒素吸收等非输血所致的ARDS难以区别。

TMLI也有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的双侧肺水肿及低氧血症,可伴有发热和低血压,后者对输液无效。这些症状常发生在输血后1~6小时内,其诊断应首先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TMLI在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插管、输氧、机械通气等)后,48~96小时内临床和生理学改变都将明显改善。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X线肺部浸润在1~4天内消退,少数可持续7天。预防TRALI的措施为,不采用多次妊娠供血者的血浆作为血液制品,可减少TRALI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输血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但只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遵守输血操作规程,大多数输血并发症是可以治疗和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