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建筑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健全建筑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的探讨

张国平

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质量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筑工程管理活动中重要依据和载体,是工程质量活动的真实反映,是工程阶段验收的依据。要发挥工程技术资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着重要作用,工程技术资料必须同步、可控、真实、完整。

关键词:建筑工程;过程控制;资料;管理;措施

在工程检查工作当中,发现施工单位对工程资料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突出表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实体、轻资料”的想法。对工程建设进度、安全、资金等问题比较重视,却忽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直到项目检查或工程验收时,突击补充资料,以应付检查验收,这种资料突击处理方式往往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1工程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保证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工程资料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涉及到各种专业和参建单位较多,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一个环节的疏漏就可能造成资料的缺失。如管理文件、技术资料没有统一的编号,存放混乱、建档不系统,给查找、编订任务带来了困难;资料的保管与移交没有制定制度,变动人员时资料交接不严密,造成资料遗失。

2资料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保证具体实施人员落实责任。

施工技术人员自身对资料细致、深度等要求不高、不明确;施工单位对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职责没有具体要求,存在只要有资料,能交工就行。

3资料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很难保证工程资料的质量。

本文所说的人员包括资料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工程资料管理是一项技术与管理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工程资料管理需要资料员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但目前大多数施工现场,资料员对工程专业技术知识不了解或掌握不透,按照专业资料软件进行编制,没有依据施工检查数据准备资料,而闭门造车、伪造假数据做资料。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对资料把关、审查不严。

4过程控制不到位,难以保证工程资料的规范整编。

因为是临时突击或事后补办,工程资料编制无法做到与进度同步,资料员在把控不了的情况下只能“闭门造车”。同时,由于资料员自身专业素质不高,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不熟悉,在资料编制过程中,往往该有的项目内容没有填写,而不该有的项目内容却填写了。

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常见的资料整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资料不完整。

过程约有90%的工程资料存在不完整的问题。如工程项目竣工后没有工程资料或只有单位工程档案,没有配套的工程档案,消防工程、燃气工程、地下管网、园林绿化资料等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2书写不规范。

原始资料的填写字迹潦草,使用不规范的汉字,甚至还有错别字,方案调整后不加盖单位公章或没有修改人签字的情况屡见不鲜,给后期竣工资料汇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内容不真实。

资料签章混乱,单位公章、法人章、项目章、资料章混用。技术资料签字不严肃,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不在时,别人就模仿其笔迹进行签字,更严重的所有项目管理人员名字由一个人代签。监理单位签字不及时或不愿签字,施工单位由于应付上级检查就代其签字;方案上级单位未批准,项目部就代替领导审核。

4资料签写混乱。

工程名称不一致,验收记录是综合楼,隐蔽记录是商住楼,实验资料又是综合住宅楼;建设单位开工是一个单位名称,竣工又是一个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今天是王某,明天张某,经常变换人员;资料日期错误,如2014年的资料会出现2013年的时间,甚至2015年的时间;还有的存在明显的疏漏,根本不写年月日。

这些问题的形成并长期存在,除了施工单位要承担责任外,也与整个建筑市场在“十二五”期间井喷式发展,导致资料管理人员缺失,社会上产生了一批资料承包模式,利用一套图纸,在家中就能做出资料。还有现场资料人员套用现成CAD电子图纸,复制粘贴就组合成一份资料。还有工程质量监管机构的妥协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工程资料不全的情况下,采取后期完善方式“变通”,为工程办理验收手续。

综上所述,要解决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部门必须严格要求、管理机构要严格把关。一切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对于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来说,一方面,要加大对工程资料的宣传力度,强化对工程资料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工程技术人员及资料员工程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既懂工程资料又懂业务技术的管理骨干,严把工程资料审查关,对于工程资料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工程,坚决不予办理验收手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必须从根本上高度重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改变“重实体、轻资料”的想法。

每次工程检查均牵扯施工现场、工程实体、资料等内容。工程资料始终是一道难以逾越的红线,它自始至终体现项目的运行状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照住建部“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我们在现场检查中,更进一步落实项目人员主体责任,推进资料监管责任落实,促使项目资料管理向可控化、同步化方向稳定开展。

通过对工程资料的监督管理,也反映出对整个建筑行业的监管。首先,要完善体系建设,完善制度管理,体现管理者监督指导职责,制定否决项目。其次,要健全相应工作机构,充实专业人员,落实领导管理责任。第三,要完善培养手段,采取技术讲堂、现场实训、竞赛比武、参观交流等形式,促进人员的技能提升。第四,还要加大费用的投入,确实保证培训、检查取得实效。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是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的综合反映,体现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工程技术资料完整有效、同步可控、数据真实是保证工程质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有力保障。只要建设各方主体单位认真对待,共同努力,发挥作用,技术资料管理就会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26-200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丛培经.实用工程项目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姜华.施工项目安全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蒲建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顾慰藉.建设项目质量监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张毅.工程建设质量监督[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9]吴涛,丛培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手册(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0]自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国平,男,1978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目前工程师职称,建筑工程专业,目前在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科技处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