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卡普乐积木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以卡普乐积木为载体促进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策略研究

方红丽

方红丽(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钱清镇中心幼儿园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作为人类的第二个大脑,是人类接触、感知世界的重要部位。而手的活动主要是精细动作的发展,包括幼儿的手眼协调、手腕转动、手指伸展、指尖捏指点按等局部小动作。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之间的动手能力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部分幼儿的动手能力不容乐观。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孩子的手越巧,脑子就越聪明,而小班正是发展手部精细动作的关键期。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本文通过实践与探索,提炼出以卡普乐积木为载体有效促进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策略,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

关键词: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9-197-01

在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孩子存在以下几个现象:自己不会吃饭,不会用勺子,不会穿衣裤、鞋子等,孩子之间是存在动手能力上的差异的。为何会出现这些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1.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大人宠爱幼儿,对其包办的事情过多,幼儿缺少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2.幼儿缺乏自信,对事情敢想却不敢做。3.幼儿对事物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多动手操作。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无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了,在游戏中成长是现如今幼儿教学努力的方向。经过资料的查阅与分析,了解到利用积木来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木是他们比较喜欢且适宜的操作材料。而卡普乐积木作为一款建构游戏材料,它是一种小木片,每一块的形状和大小都是完全相同的,具有轻、薄、窄,不能粘连等特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通过铺、叠、堆砌、架空、围合等技能方法来完成作品,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而且此款积木取材方便,幼儿操作安全,适合在幼儿园及家庭中操作,达成家园共育,多方面地鼓励幼儿进行动手操作。此款积木材料简单不复杂,幼儿比较容易上手。

那么,如何更好地促进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呢?本文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观察、实践与探索,以卡普乐积木为载体来促进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的有效策略,提高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

一、经验唤醒,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一)由于幼儿之前并未接触过卡普乐积木,因此在初期阶段,教师先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卡普乐积木,让幼儿自由建构。

(二)带领幼儿现场观看大班幼儿建构,并跟大班幼儿共同拼搭,以此丰富小班幼儿的经验,引发其对建构的兴趣。

(三)收集一些大班幼儿的卡普乐积木拼搭的作品照片,筛选较为简单的作品图片展示在区域墙上,为幼儿的建构提供支架,供幼儿欣赏。

(四)教师与家长合作做出几个建构模型,摆放在区域中,供幼儿欣赏、学习。相比图片的欣赏学习,孩子们更倾向于实物的直观欣赏,可以触碰,也可以看清楚建构的造型结构。

(五)带领幼儿感知周围的客观世界,积累生活经验,多看,多听,多模仿。

二、技能学习,正确引导

如果单是幼儿有兴趣,但在操作中没有技能的支撑,兴趣也会随之消失。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需要有一定的建构技能,才能把自己所看到的物体用一定的建构材料表现出来,这种技能是需要通过学习、教师的引导与示范来获取的。就好比绘画需要一定的美术技巧,至少要会画一些线条,知道该如何涂色一样,建构技能对幼儿来说是完成建构作品的基础和保障。

(一)教师对幼儿的建构技能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已有的建构经验。根据幼儿已有的建构经验,梳理可发展的关键经验。

(二)结合主题教学与区域活动,教师制定计划,由浅入深,引导幼儿运用不同方式的建构技能,尝试、体验不同的拼搭方式,循序渐进,引导控制手部精细动作,保持平衡性,增强手指的灵活性。

第一阶段平铺平铺叠高多层平铺叠高四方形叠高

第二阶段井字形叠高十字交叉叠高三角形叠高竖行叠高

第三阶段延长四方形围合圆形围合架空

第四阶段平铺叠高组合架空平铺组合围合叠高组合延长平铺组合

(三)对于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练习,单靠幼儿园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家长的配合来支撑,让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拼搭,不仅提高了幼儿手部精细动作,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建构比赛,幼儿感受来自同伴之间的竞争,学习并提升其建构技能。

三、作品分享,共同成长

在建构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开放展示幼儿的建构作品。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也可以引导幼儿之间相互欣赏,学习优点,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四、奖励机制,增加热情

为了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奖励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教室里创设“建构小能手”的墙面,平日里通过孩子们的表现给予五角星,每星期评选出五角星获得数量前五的幼儿,将他们的照片贴在“建构小能手”的墙面上,并且给予一些小小的奖励品,比如贴纸、胸牌等幼儿比较喜欢的物件。良性的竞争,会促进幼儿互相学习,坚定信念,对于建构的热情会日益高涨。

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与孩子的智能发育息息相关,手部的灵活性是训练手部精细动作的基本,有研究表明,经常活动手指能够刺激大脑的活跃度,改善脑部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卡普乐积木的搭建正好能有效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锻炼。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妍.指尖上的智慧——浅谈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J].考试周刊,2014,(34):196.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4.34.177.

[3]邱文宁.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6):18-18.

[4]赵宁燕.促进小班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4,(11):81-81.doi:10.3969/j.issn.2095-3267.2014.11.070.

[5]金李花.《幼儿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导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