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影响调查工作实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谈社会影响调查工作实务

光保红

光保红

山西省阳泉第一监狱山西阳泉045000

摘要:在社区矫正工作的整个流程中,社会影响调查工作属于前置性工作。社会影响调查工作是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判定被告人是否适合社区矫正的重要依据,是刑罚个性化在社区矫正中的具体体现,能较好地反映拟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全貌,为法院审判提供一个参考意见。我在这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感受到社会影响调查评估工作逐步规范化、系统化,但是其科学性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社会影响;工作实务

社区矫正制度实施以来,司法所在区司法局的领导下,逐步完善和细化社会影响调查评估的工作流程和步骤,力求将调查评估工作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接到审前调查函后我们按照调查函提供的地址对被告人社区、派出所先期进行走访,了解其平时的现实表现和有无不良记录前科,然后对被告人的家属(亲友)等主要社会关系进行调查了解,重点了解被告人犯罪前的性格特点、心智特征和家属对其的接纳程度(因为有许多家庭对子女的监管不到位导致犯罪或因被告人犯罪前后家庭失和等等)。之后对被告人本人进行调查询问,从面谈中了解其是否适用社区矫正刑罚。根据实际情况再对被告人的工作单位(学校)、楼院邻居以及案件被害人进行走访。从外到内呈现被告人的全貌,对被告人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等方面全面进行调查和评估,以上内容全部形成书面笔录留存。

通过几年的工作,我深深认识到社会影响调查工作的复杂性、必要性。所办理的调查评估没有完全一样的情况,被告人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要在这些乱象中整理出合理的评估意见,为法院审理案件提供有效的评估建议。

一、适用的情形:

1.在此居住,有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经济来源。(户籍不限)

2.表现良好,周围人对其现实反映良好。这里主要是指派出所、社区、邻居的意见。(家属、社区愿意监管并签订书面保证书)

3.罪行影响轻微,对社会影响较小的案件。(无前科,不是累犯)

4.被告人本人悔罪意识好,对所犯罪错有清醒认识。

二、不适用及退回的情形:

1.居无定所,居住情况不确定的;

⑴本人有多处住房,且不在辖区常住的。张某

⑵没有住房寄宿、租住他人家中的。王某、李某

⑶拆迁住房。赵某某

2.现实表现较差:

⑴邻居反映不好,平时有滋扰情形的。周某

⑵派出所片警反映,有劣行或多次违法前科。吴某

3.确定不在本辖区居住的:

⑴户在人不在,被告人提供的是户籍地址,法院无法核实,发回来调查评估。郑某

⑵长期跑长途,居无定所的。宋某

4.监狱委托调查假释的人员入狱前并未在辖区居住,只是其父的住处,社区和片警都拒绝接收的情形。钱某

针对不适用的情况特举案例几则:

案例1:

假释案例:

王某,女,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实刑,2018年2月我们接受浙江省女子监狱的委托,对其提供的住址进行调查,结果她提供的是父亲的住址,她父母离异多年,父亲再婚后也不在我辖区居住,社区和片警都认为她不是辖区居民,不了解王某的情况,不愿对其进行监管帮教;而王某的父亲当时虽然愿意监管王某,但是不在一起生活,且王某已成年,平时性格据父亲反映倔强脾气不太好,王某从上大学以后就不在阳泉生活了。户籍还在昔阳老家,邻居就没见过这人,因她的家庭环境复杂,不在辖区居住,无法有效监管,所以按其情况认定不适用社区矫正。

案例2:

陈某,男,因涉嫌故意伤害由城区法院委托对其进行调查。2016年8月走访后得知其提供的地址是其父母的住址,他本人与妻子在中医院附近有住房,社区入户没有见过他。派出所片警拒绝提供任何信息,是检察院文书中提及他04年因抢劫罪被判处缓刑。他本人确认这次犯罪前科,在接触中,了解到陈某本人毛病比较多,邻居反映不太好说他总是惹祸,加上他本人长期跑长途,流动性大,无法实行有效管理。他本人认罪意识较差,所以最后做出不适用的结论。同样情况的邻居反映不太好,认为其平时有滋扰情形的还有2017年12月调查的江某,派出所和社区都反映他不是辖区居民,因为他不在辖区居住,且有盗窃的前科,因未成年没有被执行拘留。父亲吸毒被关押,母亲身体有残疾,他本人犯案不足十八岁,但没有固定住处,也被定为不适用社区矫正。

案例3:

高某,男,因犯寻衅滋事,由矿区法院委托对其进行审前调查。我们见到高某本人第一印象就是此人长的凶神恶煞,头发都是竖着的。结果在走访时了解到高某与兄弟姐妹都关系不好,没有自己的住处,长期在兄弟家寄宿,社区拒绝对其进行帮教。调查中发现,他劣迹斑斑,1989年因敲诈勒索被判刑一年,1991年犯强奸罪被判刑十年;2002年因寻衅滋事被劳教一年;本人性格暴躁,对犯罪错没有丝毫悔意,当时他是强行撬开了兄弟家的门锁,强占住房,但是他本人轻描淡写的说是回家住。连家属都说他是自作自受,邻居就更不会管了。这样的人,最后我们也给出了不适用社区矫正的结论。

以上情况可能出现一种或者多种,根据其现实居住的住处退回(有被告人现实居住的社区证明),或作出不适用的评估意见。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和走访中,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发现以下几点社会影响调查评估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1、调查工作需要走访多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调查时限仓促,由于司法所工作繁忙,工作任务重,个别的调查告知被告人到司法所报到参与调查评估,同时可以看出其与司法行政机关工作的配合程度。但工作中容易出现调查形式单一的情况。我们采取弥补措施就是实地走访楼院邻居,了解其居住情况和现实表现。核对其本人口述的情况是否一致。

2、专业性有待提高,我司法所在实际工作走访中,大部分居民群众持配合态度,但也不清楚司法所是什么工作性质,且我们的工作证没有落实,曾被居民以此为由拒绝接受调查。在走访楼院邻居时,许多人出于隐私保护和个人顾虑,不愿出具书面笔录。甚至有时连门不让进。使我们的评估意见往往难以全面展现。

3、派出所对审前评估调查工作重视程度低。司法所在与派出所衔接过程中,基本是与社区片警打交道,九个社区一个村,片警的配合程度也不同,有的片警能给出中肯的意见,认真的对待此项工作,有的片警别的工作还好,一说到审前调查,根本不予理睬,常常推拖有事在身,连片警面都见不到,更不会给出书面的情况说明。对被告人的犯罪记录都是在检察院提供的文书中查到的,根本不是公安出具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社区矫正社会影响调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调查评估工作与评估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调查意见和评鉴意见的质量。因此,加派专业素质人员和加强对调查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提升调查业务素质,真正使调查人员学习有动力、工作有信心、调查有底气,从而让调查报告更客观、真实、符合法律规定,决不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在评估报告中加入感情因素,影响到审判效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做过的每一件案子的得失。

通过做社会影响调查工作,确实感受到社区矫正工作是环环相扣的,而此项工作作为前置性工作,也需要借鉴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方面的经验,做好了,可以使之后的工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