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简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

赵新颖

赵新颖(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160-01

摘要: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其中对于乡村社会的打击尤大。夏明方先生的《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一书通过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和乡村经济、社会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和对比研究,对于自然灾害与人类及其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民国;乡村社会;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就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较大危害的时间或者过程。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如影随形地发展,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扩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目共睹的事实。虽然现在学术界对于自然灾害的成因、定义、分类等尚有分歧,但是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社会的严重危害与影响确是不容置疑的。“目前的民国灾害史、救荒史研究,在整个民国史、灾害史的研究中,毕竟还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P20)。现有的研究一般是重现历史灾荒的场景、灾害发生频次及其后果,很少有人对灾害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作者此书“以乡村为中轴,涉及乡村的环境、人口、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等几个方面,力求揭示民国时期自然灾害的状况、成因、及其在乡村社会各层面的扩散过程”(P22),虽然是史学界所常见和熟知的问题,但是作者的与众不同的视角和论述方式会给学术界带来些新鲜的空气!

在第一章中,作者运用翔实的史料把民国38年间的自然灾害的图景生动地呈现到了读者面前,全国不同省份所遭受的多样化的自然灾害的数据具体而细致。并且分析了不同类型、种别的灾害在整个的民国灾害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灾害打击下的乡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各种灾害对于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的破坏不断加剧,但是自然灾害对乡村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还是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第二章中,作者从灾害与人口的增减、灾害与流民潮、灾害与人口结构的变动及灾害与人口素质四个方面来全面论述在自然灾害打击下的人口的动态。首先,人是自然灾害的主要承担者,“这些受灾人口,最终的归宿不外三种:即死亡、迁移和留守”(P74)。根据作者的研究,民国时期平均每年死于各种灾荒的人口就有55万之众,幸存下来的人们成为一股股灾民潮,成为民国时期流民的主流。民国时期的灾害还对当时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家庭机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自然灾害对于人类更深层的影响则表现在对人口素质的影响上,在人口的自然素质方面主要是伤残、疾病和营养不良,在人口的思想素质方面主要是对内在的思想意识状态的影响,如在自然灾害打击之下的意志消沉,放弃生存勇气,“听天由命”的迷信心理盛行等。

灾害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其对于乡村经济的打击。作者用了两章的篇幅分别从灾害与生产力的互动关系和灾害与生产关系的互动关系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三章伊始作者就提出了中国经济史学界一直争论的焦点之一:“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问题”(P151),并就此对国内外研究者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中将灾害与环境之间的利害转换机制及民国时期的气候波动因素,作为造成粮食生产增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来考察。作者首先阐述了灾害型生产不足危机,并具体分析了灾害对农业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的影响。之后作者提出了所谓“生产相对过剩”的概念,它是指自然灾害影响下的农业不足危机的一个虚幻形式,即: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形成生产不足危机,从而造成灾时的粮贵物贱。灾后则由于灾时人口减少粮食消费需求相对减少,加之灾害给土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水灾时淤泥的施肥作用,旱灾时的地力休息),灾后往往出现一个丰收年(当然这里的丰收也是相对意义上的)。丰收之后除了粮食一无所有的农民转而又会大量变卖粮食还债以及购买必需的日用品,从而导致灾后的粮贱物贵,丰收成灾,形成所谓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农业生产不足危机与生产相对过剩危机“两者一前一后,涨跌交错,形成一个完整的灾害型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而由此形成的两种急剧变动的逆向剪刀差,也同时完成了对灾区社会经济的最为彻底的破坏”(P179)。

自然灾害对于农村生产力的影响,势必也会导致对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影响,即使这种影响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在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旧中国社会中灾害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其核心自然是地权分配制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农村阶级关系”(P204)。租佃制度、雇佣关系的南北差异,土地兼并的制约机制以及地租剥削形式的选择,都可以从生态环境地区差异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并且与自然灾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灾害的发生为土地兼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但另一方面又限制了土地兼并的大肆扩张。原因就在于“灾荒在造成一个相对过剩的土地供给市场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相对萎缩的土地需求市场”(P225)。地租的租额与租率由于水旱田的区别,土地的等级不同,生态环境优劣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随着某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地租也会随着下降。“租额租率的变动与地租形态的变化是互为表里的”(P239),实物分成租制、实物定额租制和货币地租制的发展状态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更在于以灾害为标志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P240)。

在第五章中作者提出“垂直型的社会冲突”和“水平型的社会冲突”,这两者分别指的的是因灾害发生而产生的阶级冲突和区域冲突。事实上多是农民自发的活动,具有地域性、时间性的特点,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的话,就会发现农民运动自北而南的区域扩散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状况是基本一致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不管是垂直型还是水平型的社会冲突都是以求生为主题的,农民的要求很低只是为了活下去。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作者阐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后者发展不仅需要前者的支持,也受到前者的制约,而后者也会对前者产生深刻的影响,两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作者指出由于民国时期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国家机器的军事化,封建生产关系的没落化和农村经济的畸形商品化导致了灾害承载体民国社会的脆弱性。

以上就是此书的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作者清晰的为我们展示了自然灾害在乡村社会各个层面的扩展过程,民国灾害史的脉络已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笔者这样一个刚开始进行历史学学习的人来说,对于作者运用史料的功力只能用叹为观止形容了。在附录中作者所列出的资料数量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足见作者的功力之深。在资料运用方面,不仅有民国时期的原始数据的证明,也有不同学人之间的学术观点辩驳。作者还摆脱了历史学研究者通常易犯的单纯的资料罗列累积、状态描述的研究方法,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自然灾害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扩散及其反应机制。此书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作者的思辨能力,这主要表现在对不同学人不同观点的精彩辨析上,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缜密的思维。这种对学术界观点的探讨,辨析贯穿始终。

注:文中标注页数的文字均引自《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一书.

参考文献:

[1]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上海:中华书局,2001.

[2]邓拓.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0.

[4]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5]马宗晋等.中国灾害研究丛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赵新颖(1987—),女,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在读研究生,所学专业为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