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 2

库存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张静涵李运琴李渝

张静涵李运琴李渝

(焦作市中心血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20-02

洗涤红细胞已去除大部分血浆和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清除率≥90%,白细胞清除率≥80%,红细胞保留≥80%以上。具有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缺乏同种抗A、B凝集素,以及钾、钠、氨、枸橼酸盐、乳酸等基本去除的特点。所以最常用于因输血而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等[1],临床应用广泛。随着科技发展,无菌接合机以及洗涤三联袋、四联袋的铺展,对洗涤红细胞的长期保存的相关研究也开展起来。本文作者就库存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洗涤红细胞的洗涤原理及制备方法

洗涤红细胞的洗涤原理是通过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离心去除上清,使红细胞中残留的各种物质洗涤去除。洗涤方法有手工洗涤法和全自动细胞洗涤机洗涤法[2]。由于使用全自动细胞洗涤机洗涤时所使用配套耗材价格昂贵,所以血站多采用手工法洗涤,机洗法多用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制备。手工洗涤时,又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分别是通过使用无菌环境穿刺,和无菌接合机将待洗涤的红细胞悬液袋与洗涤溶液袋进行无菌接合联接,将洗涤溶液转移至红细胞袋内,加入量为100ml/1u红细胞,混匀后,按制备红细胞的离心程序进行操作,离心完成,分离出上清,重复洗涤3次,然后将适量的保存液添加入红细胞内,混匀[3]。国内有些血站采用三联袋、四联袋、MAP五联袋[4]洗涤,我站是采用无菌接合机直接联接生理盐水和转移袋来完成洗涤红细胞的洗涤。开放式洗涤方法存在造成污染的风险,所以基本上已被淘汰。不管采取哪种手工洗涤方法,洗涤原理是一致的。

2.洗涤红细胞的保存

洗涤红细胞的保存时间与制备方法和保存液的选择有关,如果在开放环境制备或最后以生理盐水混悬,保存期为24h,如果是封闭式无菌环境中制备,最后以红细胞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与洗涤前的红细胞悬液相同[3]。洗涤红细胞的保存受多种条件的制约,相关研究中,在无菌条件下洗涤红细胞,最后添加红细胞保存液,4℃下保存,分别于0,7,14,21,28d取样检测,最后得出结论,洗涤后的产品经过四周的保存,溶血情况没超过普通悬浮红细胞的水平[5]。也有研究,将样品分别于9,18,23,27d取样检测,得出MAP作为洗涤红细胞保存液能延长洗涤红细胞的保存期,对洗涤红细胞贮存提供质量保证的结论[4]。洗涤红细胞的保存从技术层面上讲是可行可靠的。我站现采用的制备方法为封闭式手工方法,最后用生理盐水混悬,所以不能长期保存,保存在4±2℃环境中,保存期为24h。

3.关于洗涤红细胞洗涤及保存的其他相关研究

由于用于制备洗涤红细胞的原料血很多,例如:全血、去白全血、浓缩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悬液等,所以也有学者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选择不同的原料来制备洗涤红细胞,以观察不同原料血的选择对洗涤红细胞质量的影响,在未去白膜和去白膜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比较中,去白膜后洗涤的红细胞在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等方面优于未去白膜[6]悬浮红细胞。

随着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在各个血站的普及推广,有的血站应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来制备洗涤红细胞,并对其效果时行观察,最终得出保证了洗涤后的红细胞容量的标准化,避免了手工洗涤法容量不一的弊端,保证了红细胞保存液的定量添加。从而实现成分质量稳定,操作简单,信息可追溯的目的[7]。有的专家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制备洗涤红细胞来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手工洗涤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使用全自血细胞处理仪制备洗涤红细胞耗时短,全过程封闭无污染风险,操作简便等优点[8]。无论从哪个层面研究,其目的都是保证洗涤红细胞质量,实现标准化生产,这样也有利于后期洗涤红细胞的保存,为长期保存洗涤红细胞打下基础。

4.库存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洗涤红细胞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观察,理论结合实践,认为库存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意义要辩证看待。在众多研究报告中,都是在洗涤红细胞保存不同时段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清除率、蛋白清除率、上清血红蛋白浓度、溶血率、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清除率等,通过对比研究,产品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要求》中对洗涤红细胞质量标准的要求:血红蛋白含量≥18g/u,上清液蛋白质含量<0.5g/u,溶血率<0.8%[9]。在洗涤红细胞的理化特征中,洗涤红细胞中钾、钠、氨、乳酸等基本去除[1]方面,笔者未见到相关的实验验证报告。在洗涤红细胞长期保存过程中,随着保存期的延长,代谢产物也会增加。保存洗涤红细胞所使用的MAP液,其主要由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磷酸盐、腺嘌呤、氯化钠和甘露醇组成[9],在相关可行性研究中,得出可以提高贮存后红细胞存活率[10]的结论。《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中规定:如果在开放环境制备或最后以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为24小时,如果是闭合无菌环境中制备且最后以红细胞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与洗涤前的红细胞悬液相同[9]。在紧急输血时,库存洗涤红细胞可以保证血液的及时供应,不必向血站提前预约,尤其在交叉配型困难时,血站可以一次性大量提供洗涤红细胞,这也为病人的抢救提供了保障,为紧急输血赢得宝贵时间。另外,血站可以批量制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备频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成分制备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尽管库存洗涤红细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笔者认为辩证认识库存洗涤红细胞是必要的,从科学合理用血角度来看,对于合并脏器衰竭的病人,非紧急输血的情况,建议选择当天制备的洗涤红细胞。以上仅为笔者一孔之见,希望能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景汉,汪德清.红细胞输血//刘景汉.临床输血学.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

[2]汪传喜.血液成分的制备与特点//王景惺.输血技术.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4-7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血站技术操作规程[Z],2015,国卫医发[2015]95号.

[4]王惟,谭菲,柴婷婷.洗涤红细胞保存期延长效果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1)70-71.

[5]曾四海,黄可君,胡文娟等.洗涤红细胞制备保存工艺的确认[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0)976-977.

[6]张燕华,宋春红,车进等.不同原料血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比较[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5)531-532.

[7]宋毅,李蓓,张进等.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洗涤红细胞效果观察.中国输血杂志,2015,28(6)726-727.

[8]周俊,吴涛,姜瑞民等.悬浮红细胞制备洗涤红细胞不同方式的比较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13,26(9)887-888.

[9]GB18469-2012全血与成分血质量要求.北京:北京标准出版社,2012.

[10]何锐洪,袁文声,易峰.以MAP为洗液的洗涤红细胞可行性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