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微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细雨微澜

王权堂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点滴感悟

甘肃景泰县实验小学730400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阅读又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利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全面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任务;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实施课堂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新课程标准

一、遵循课标,按章办事。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关于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中段(3-4年级)、高端(5-6年级)的阅读目标,课标上说得是很清楚的。第一条是对朗读的要求;第二条是对阅读方法的要求;第三条是对词句以及课文理解的要求;第四条是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以及表达顺序、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要求;第五条是对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说明性文章等的要求;第六条是对标点符号方面的要求;第七条是对词句以及优秀诗文积累等方面的要求;第八条是对课外阅读方面的要求。我们许多语文老师根本没去阅读、研究“新课程标准”,盲人骑瞎马,语文教学始终围绕“应试”转——课堂上没有读书声,学生的朗读水平很差;只注重字词句的积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差;文学常识知之甚少,不能很好地为写作服务。群文阅读也好,深度教学也罢,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我们始终要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阅读教学始终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实现各段提出的具体目标。

二、细化目标,瞄准方向。

语文课本都是按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训练重点。中高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细化到每个单元甚至每篇文章中去。每个单元甚至是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应该有其重点,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心中有目标,熟悉教材,然后将学段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就像我们走路,要确定好路子,找准方向,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走,最终达到目的地。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教师心里要明白:1.字词已经不是高段的教学重点,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学处理;2.本文是一篇外国作家的作品,重点是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突出桑娜和渔夫品质的可贵,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去找、去读、去品味;3.文中的省略号起到了很多作用,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去琢磨省略号的用法;4.课文标题是“穷人”,全文却没有一个“穷”字,读后我们又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桑娜、渔夫、西蒙都是穷人,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找出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们是穷人,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5.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质疑问难,启迪心智。

陈献章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高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但许多语文教师自己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地问过不停,甚至以问题为线索组织学生分析课文,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教师的思维转,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质疑问难;有些教师也搞质疑问难,比如看了课题就问“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连课文都不熟悉,能有什么问题?如果真有问题,那也是假问题,或者说是肤浅的问题,或者说是没有价值的问题。其结果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了不少课文,但阅读能力仍然很低,考试时阅读题失分很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有高人对“教学”的诠释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地循序渐进地去思考、发掘、挖掘问题并解决问题。我很赞赏四川周林和老师研究的“掘问教学法”——他指出: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通过文本发掘、挖掘真问题和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个人或小组通过研读课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必须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科学评价,激励导向。

现在的课堂阅读教学,教师的评价也很笼统、模糊,夸学生没有夸到点子上,缺少专业水准,根本就不科学。如:学生朗读课文后,教师评价“读得不错,很好”,具体好在哪里?老师自己说得清楚吗?是语音正确、没有读错,还是读得通顺连贯、流利?是读出了抑扬顿挫,还是再现了作者的情感?……所以,我认为教师还是要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好。评价不是简单的评价、为评价而评价,教师的评价就是“指挥棒”,不仅要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有指导作用、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周林和《以语文为例:浅说有价值的问题和问题的价值》.《儿童大世界》第6期,2014,06。

[3]周林和《〈蜜蜂〉掘问教学课堂实录》.《读写算》第15期,2016,08。